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7年初级中药士理论辅导:毒性概念

  2017年初级中药士考试需做好复习,另外,小编为考生整理了2017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相关复习资料,希望对2017年参加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更多精选考试资料及相关考试动态请关注文都网校卫生资格频道,小编会不断更新最新内容。

  对于毒性的概念,古今含义不同。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故《周礼·天官冢宰》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尚书·说命篇》则谓:“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明代张景岳《类经》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论述了毒药的广义含义,阐明了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

  东汉时代,《本经》、《内经》已把毒性看做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如《本经》三品分类法即是以药物毒性的大小、有毒无毒做为分类依据之一。并提出了使用毒药治病的方法:“若有毒药以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在《内经》的七编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论述。如《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欲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把药物毒性强弱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综上所述,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以上就是小编为考生整理的复习资料,祝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另外,考生如需了解卫生资格相关课程,请点击全部课程详细咨询,文都网校会给你最精品的课程及全面的资讯服务。

小编推荐:

热点聚焦

职称关注

约惠文都好课 十月“”给你!

2016年卫生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7年卫生职称课程全新上线!

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报名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