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警戒是近年执业药师考试中的重点,但涉及到的考点不是很多,所以考生在复习时注意涉及到的考点,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考试的考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
一、药品不良反应
1.含义:(记住两点)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
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2)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3)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4)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其中简化和缩短新药临床实验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3.监测方法:自愿呈报系统。
4.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1)用药时间与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
(2)可疑ADR是否符合药物已知的ADR类型。
(3)停药或减少剂量后,可疑ADR是否减轻或消失。
(4)再次接触可疑药物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5)所怀疑的 ADR是否可用患者的病理状态、并用药、并用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5.药品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重点考点,去年考试中通过例子考到)
a.肯定:上面(1)—(4)条肯定,(5)否定
b.很可能:上面(1)—(3)条肯定,(4)不明,(5)否定
c.可能:上面(1)条肯定,(2)条难以肯定或否定,(3)条难以肯定或否定或不明,(4)不明,(5)难以肯定或否定或不明。
d.可能无关:上面(1)—(2)条否定,(3)条难以肯定或否定或不明,(4)不明,(5)难以肯定或否定或不明。
e.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资料佐证。
f.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
例如:患者因扁桃体炎给予头孢拉定治疗,服用4小时后,面部出现皮疹,无其他不适,停药后皮疹消失,排除其他疾病可能,该病例用药与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15年试题,网友回忆版)A
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可能无关 E.无法评价
解析:用药后出现皮疹,停药后消失,又排除其他疾病可能,这说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就是该药引起的,所以为肯定。
6.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
(1)原则为可疑即报
(2)对于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对于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3)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是指本次药品不良反应经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后的结果,不是指原患疾病的结果。
二、药物警戒
1.内容:不仅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包括不合格药品;用药错误;缺少药物功效报告;在科学数据缺乏的情况下扩大适应证用药;急、慢性中毒病例报告;药品致死率估计;药物滥用与误用;其他药品与化学药品或食品合并使用时的不良相互作用。
2.药物警戒的重要作用
(1)药品上市前风险评估:2008年“仙牛健骨颗粒”终止临床试验
(2)药品上市后风险评估:2001年的“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撤市事件,2003年的万络(罗非昔布)事件。
(3)发现药品使用环节的问题:2012年的“阿糖胞苷儿科事件”
(4)发现和规避假、劣药品流入市场:如“齐二药事件”。
今天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高频考点精析就先讲到这,后续还会在文都网校继续更新剩下的内容,各位考生可以多多关注。文都网校祝各位考生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加油!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药师考试辅导的信息,请关注文都网校执业药师频道,或是点此免费咨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关执业药师考试的最新动态,考试资讯,备考经验,以及执业药师考试课程的相关消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里有专业的名师团队,助你在执业药师考试之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考试动态 | 备考指导 |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报考指南:考试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