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将于本周拉开大幕,相信每一位考生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巩固复习成果,文都网校整理了2016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前预测卷,供广大考生参考。备战一级建造师,文都网校与你一路同行。更多备考信息详见文都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栏目
2016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前预测题5
32[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两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65000m2,均为筏板基础(上反梁结构),地下2层,地上30层,地下结构连通,上部为两个独立单体,呈“一”字形设置。设计形式一致,地下室外墙南北向距离40m,东西向距离120m。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首先安排了测量人员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定位,很快提交了测量成果,为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进行施工。在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在60m2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及相关消防辅助工具。消防检查时对此提出了整改意见。
事件三:基坑及土方施工时设置有降水井。项目经理部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制订了《***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对“四节一环保”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实施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事件四:结构施工至12层后,项目经理部按计划设置了外用电梯,相关部门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中《施工升降机检查评分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通过验收准许使用。
事件五:回填土施工时正值雨季,土源紧缺,工期较紧,项目经理部在回填后立即浇筑地面混凝土面层。在工程竣工初验时,该部位地面局部出现下沉,影响使用功能,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经理部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测量人员从进场测设到形成细部放样的平面控制测量成果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
2.事件二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三中,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在节水方面应提出哪些主要技术要点(至少列出四项)?
4.事件四中,《施工升降机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5项)?
5.事件五中,导致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有哪些?在利用原填方土料的前提下,给出处理方案中的主要施工步骤。
1.【参考答案】
测量人员从进场测设到形成细部放样的平面控制测量成果需要经过的主要步骤有:
(1)先建立场区控制网;
(2)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3)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4)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2.【参考答案】
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之处一: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布置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施工;
正确做法:防火设施平面图应按照有关规定报公安监督机关审批或备案后,再交由施工人员按此施工。
不妥之处二: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
正确做法:基坑东西向两侧各增设1个临时消火栓,任意两消火栓间间距不大于120m。
不妥之处三:在60m2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及相关消防辅助工具;
正确做法:在60m2的木工棚内应配备3只灭火器。
3.【参考答案】
事件三中在节水方面应提出的主要技术要点有: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4)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5)保护地下水环境。
(6)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7)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并视情况进行地下水回灌。
(8)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4.【参考答案】
事件四中,《施工升降机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包括:
1)安全装置、2)限位装置、3)防护设施、4)附墙架、5)钢丝绳、滑轮与对重、6)安拆、验收与使用、7)导轨架、8)基础、9)电气安全、10)通信装置。
5.【参考答案】
事件五中,导致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有:
1)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
2)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
3)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
4)回填土每层铺筑厚度过大;
5)回填后立即浇筑地面混凝土面层,未经历回填土稳定、沉降的过程。
处理方案中的主要步骤如下:
1)凿开地面混凝土面层;
2)将不合格的土料挖出,晾晒或掺入石灰(或水泥、碎石等);
3)达到含水量要求后,重新分层夯实;
4)夯实后间歇一段时间,待回填土稳定后,再次夯实;
5)重新浇筑地面混凝土面层。
33[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住宅楼,建筑面积12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7层,土方开挖范围内有局部滞水层。地上填充墙采用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单位中标。双方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
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中标的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费用构成情况是:人工费390万元,材料费2100万元,机械费210万元,管理费150万元,措施项目费160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45万元,暂列金额55万元,利润120万元,规费90万元,税金费率为3.41%。
事件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条不紊的开展项目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并按“三同步”的原则实施施工成本核算。
事件三: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正式的书面索赔报告。
事件四: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施工,项目部采用的施工工艺有:小砌块使用时充分浇水湿润;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芯柱砌块砌筑完成后立即进行该芯柱混凝土浇灌工作;外墙转角处的临时问断处留直槎,砌成阴阳槎,并设拉结筋。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五: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向备案机关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包括工程报建日期、施工许可证号、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等内容和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备案机关要求补充。
问题:
1.事件一中,除税金外还有哪些费用在投标时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并计算施工单位的工程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中标造价各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哪些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核算应坚持的“三同步”原则是什么?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索赔的起因都有哪些(至少列出四项)?
4.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5.事件五中,建设单位还应补充哪些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1.【参考答案】
(1)不得作为竞争性的费用还有: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暂列金额。
(2)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项目费
=390+2100+210+160
=2860.00(万元)
间接成本=管理费+规费
=150+90
=240.00(万元)
(3)中标造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措施项目费+暂列金额+利润+规费)×(1+税金费率)
=(390+2100+210+150+160+55+120+90)×(1+3.41%)
=3386.68(万元)
2.【参考答案】
(1)施工单位进行的成本管理工作还应包括: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2)“三同步”原则是:坚持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三同步。
3.【参考答案】
(1)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索赔不成立。
(2)施工索赔的起因有:
1)合同对方违约,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义务与责任;
2)合同错误,如合同条文不全、错误、矛盾等;
3)设计图纸、技术规范错误等;
4)合同变更;
5)工程环境变化,包括法律、物价和自然条件的变化等;
6)不可抗力因素,如恶劣气候条件、地震、洪水、战争状态等。
4.【参考答案】
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之一:使用时充分浇水湿润;
正确做法:表面有浮水的砌块不得使用(或洒水湿润)。
不妥之二:立即进行芯柱浇灌;
正确做法:砌筑砂浆强度大于1MPa时,方可浇灌芯柱混凝土。
不妥之三:外墙转角处的临时间断处留直槎;
正确做法: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
小于高度的2/3。
5.【参考答案】
建设单位还应补充: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推荐阅读:
热点聚焦 | 考试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