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各大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部分的必考科目之一。西方经济学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当代西方非主流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等诸多经济学理论。
高鸿业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鸿业所著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多年来已然成为国内最为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定参考用书。教材中介绍了目前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国外近十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书中包含诸多的经济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训练了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上册内容讲述微观经济学部分。作为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出发点,教材前半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价格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由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随后介绍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理论等,以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均属于产品市场。教材后半部分转入对生产要素市场的分析。内容首先介绍了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即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即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然后,讲解了生产要素市场由供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最后阐述了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下册内容讲述宏观经济学部分。首先介绍了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以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部分内容是在存货调整机制之下的产品市场均衡。随后教材引入货币市场的基本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实现,即IS-LM模型。接下来讲述了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将IS-LM模型的价格不变假设放松,将模型扩展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并在AD-AS模型下进一步探讨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随后教材阐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等。最后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目前的争论与共识。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市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规律;学会分析市场经济及其问题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学习目的:使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观察、发现、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并能够体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西方经济学课程适用专业: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企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诸多专业。
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包含《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的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 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山东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诸多院校。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复习备考 | 综合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