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6年中医笔试考试资料:结节性脂膜炎组织病理学分期

  2016年的中医执业医师笔试考试,大家复习的怎么样了呢?文都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关于结节性脂膜炎组织病理学分期的辅导资料,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在备考的路上,文都网校与您结伴而行!

  结节性脂膜炎组织病理学分期

  (1)第一期(急性炎症期):

  在小叶内脂肪组织变性坏死,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伴有血管炎改变。

  (2)第二期(吞噬期):

  在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吞噬变性的脂肪细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细胞”。

  (3)第三期(纤维化期):

  泡沫细胞大量减少或消失,被纤维母细胞取代;炎症反应被纤维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纤维化。

  根据以上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可以作出诊断,但需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结节性红斑:

  亦可发生对称性分布的皮下结节,但结节多局限于小腿伸侧,不破溃,3~4周后自行消退,愈后无萎缩性疤痕。全身症状轻微,无内脏损害。继发于其它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者,则伴有相关疾病的症状。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

  (2)硬红斑:

  主要发生在小腿屈侧中下部,疼痛较轻,但可破溃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结核结节或结核性肉芽肿,并有明显血管炎改变。

  (3)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

  亦可出现皮下结节、反复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及出血倾向等,但一般病情危重,进行性加剧,最终死于出血。组织病理学变化可出现吞噬各种血细胞及其碎片的所谓“豆袋状”组织细胞,这可与本病鉴别。

  (4)结节性多动脉炎:

  常见的皮肤损害亦是皮下结节,其中心可坏死形成溃疡,但结节沿动脉走向分布,内脏损害以肾脏与心脏最多见,外周神经受累十分常见。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具有诊断价值,病理证实有中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动脉壁有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浸润。

热点聚焦医师关注

8月暑期 医师课程钜惠来袭 夏不为利new.gif

2016文都网校医师资格课程礼包hot(2).gif

2016年医师资格招生专题

2016医师笔试缴费及准考证打印领取new.gif

免费试听复习备考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强化汇总

2016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强化汇总

2016医师资格报考指南:考试大纲new.gif

2016年医师考试综合笔试备考辅导hot.gif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