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6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机理

  为帮助考生朋友更好地备战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文都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考试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在备考的路上,文都网校与您结伴而行!

  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机理

  1.入侵途径、体内繁殖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钩体自皮肤破损处或各种粘膜如口腔、鼻、肠道、眼结膜等侵入人体内,经淋巴管或小血管至血循环和全身各脏器(包括脑脊液和眼部),迅速繁殖引起菌血症。钩体因具特殊的螺旋状运动,且分泌透明质酸酶,因而穿透能力极强,可在起病1周内引起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以及肝、肾、肺、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病变。其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损伤,轻者常无明显内脏器官损伤,病理改变轻微,而感染中毒性微血管功能的改变较为显著。电镜下可见线粒体普遍肿胀,嵴突减少,糖原减少以及溶酶体增多。

  2.内脏器官损害 各脏器损害的严重度因钩体菌型、毒力及人体的反应不同,钩体病的的表现复杂多样,病变程度不一,临床往往由于某个脏器病变突出,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如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等。

  3.中后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反应 人体对钩体的入侵首先表现为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但无明显的白细胞浸润,也不化脓,仅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明显,有明显的吞噬能力。出现腹股沟及其他表浅淋巴结肿大。上述均为非特异性反应。

  在发病后1周左右,开始出现特异性抗体,IgM首先出现,继之IgG,于病程1月左右其效价可达高峰。抗体出现后钩体血症逐渐消失。肾脏中的钩体不受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影响,能在肾脏中生存繁殖并常随尿液排出。当免疫反应出现而病原体从体内减少或消失时,部分患者可出现后发热、眼和神经系统后发症等,可能与超敏反应有关,也可能与钩体本身有关(有人认为是残存感染)。

热点聚焦医师关注

13周年庆 医师课程感恩钜惠

2016文都网校医师资格课程礼包hot(2).gif

2016年医师资格招生专题

2016年医师技能考试成绩查询入口new.gif

免费试听复习备考

2016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强化汇总

2016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综合笔试强化汇总

2016医师资格报考指南:考试大纲new.gif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