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季都是雨水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近日有关部门发布了夏季防汛抗洪工作的情况,显示洪涝灾害严重。大家应该还没有忘记就在前不久6月23日,江苏盐城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的时间。尽管今天科技发达,人们可以预报天气,然而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还是表现出了无奈。这对2017年考研的各位考生来说,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试题。本命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下面,文都考研政治辅导老师李颖老师来带大家一起分析其中的考点。
一、案例背景:
在2016年6月23日,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强对流天气已造成99人死亡,846人受伤。板湖镇受灾严重,全镇房屋倒塌,道路损毁。
2016年7月3日水利部、国家防总网站发布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主要情况,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942千公顷,受灾人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倒塌房屋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
二、涉及的考点
1.规律的客观性、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规律是事物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和发展规律,并利用规律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
首先必须得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需要认识自然规律,预报天气,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破坏。
2.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损,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命题,2017年考研的考生还需要再进一步关注是否有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题的提出,备考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复习备考 | 综合辅导 |
· 先人一步 赢定2017考研(专题) | · 2017年考研专硕每日一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