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展开的2016年中医医师综合笔试考试,大家做好准备了吗?实践考试之后不要松懈,要加紧对笔试的复习哦!文都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医医师考试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在备考的路上,文都网校与您结伴而行!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1.肝胆湿热证
主症: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大青叶15克,连翘10克,生甘草10克,泽泻10克,元胡10克,车前子10克等。
加减运用:发于头面者可加菊花10克;发于上肢者可加片姜黄6克;发于胸部者可加瓜蒌20克;发于腹部者可加陈皮、厚朴各10克;发于下腹部可加川楝子10克;发于下肢者可加牛膝10克;水疱呈血性者可加丹皮、白茅根各15克;继发感染者可加金银花10克,蒲公英15克;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大黄3 克;年老体虚者可加黄芪15克。
2.脾虚湿蕴证
主症: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溏,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淡体胖,苔白或白腻,舌淡体胖,苔白或白腻。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处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方药: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板蓝根15克,元胡10克,车前子10克(布包),泽泻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运用:皮损继发感染者可加蒲公英15克,连翘10克。
3.气滞血瘀证
主症: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处方:活血散瘀汤加减。
方药:鸡血藤15克,鬼箭羽15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木香10克,陈皮10克,全丝瓜10克,忍冬藤15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6克,每日2次。除湿丸6克,每日2次。
带状疱疹的外治法
1.水疱处皮疹,外用雄黄解毒散30克加化毒散3克,混匀水调敷或用新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混合调用。
2.轻度糜烂者,用祛湿散,植物油调用。
3.后遗神经痛者,用黑色拔膏棍或脱色拔膏棍热贴。
带状疱疹的特色疗法
针刺疗法:取穴内关、足三里、曲池、合谷、三阴交,针刺入后采用提插捻转,留针20~30分钟,一般每日1次,起到泻热解毒通络作用;并可根据发病部位加刺选穴。皮损在脐上区,加刺合谷;在脐下区,加刺足三里;皮损在面颧区,加刺四白、睛明;下眼睑区,加刺头维、阳白;在下颌区,加刺颊车、地仓。局部火针或围刺治疗或刺络拔罐止痛效果较好。早期龙头、龙尾放血,可以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迅速缓解病情。
耳针:取神门、肺、肝、皮质下及皮损相应部位。以0.5寸毫针刺入,用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天1~2次。
火针疗法:取肺俞、肝俞、胆俞、脾俞。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烧灼至针尖红而亮时刺入穴位,快刺疾出。每隔3日针刺1次。可起到泻热解毒、引邪外出、温阳通络之功。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