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6医师资格考试,各位考生朋友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对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都复习到了吗?文都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脏腑辨证概说
一、概念:脏腑辨证,是指以脏腑的生理、病理为依据,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病因、病性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归类方法。
特点:结论具体,定位、定性清楚,指导治疗明确
二、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脏腑辨证方法形成很早,简言之可谓:提出于《内经》,确立于《金匮要略》,发展于《脾胃论》,完善于近代。
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1、脏腑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根据,此可确定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例如:咳嗽、气喘等症,根据肺主宣发,有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和肺性肃降的生理特性,因而可以判断其病变部位在肺,基础病理是肺失宣降。
2、病因病性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脏腑辨证不单是以辨明病证所在脏腑的病位为满足,还应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病因和病性,它实际上 是各种辨证内容的综合运用。
有脏腑实证中,有寒、热、痰、瘀、水、湿等不同;在脏腑虚证中,又有阴、阳、气、血亏虚之别,只有明确病因(风、火、痰、湿),病性病机(寒、热、虚、实),才能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确切依据,因而可以说,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又是脏腑辨证的具体落实。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