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每日习题,助力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一建考试。更多一建考试信息请访问文都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频道。
1[简答题]背景材料
某立交桥工程全长1600m,该桥为平行分离式立交桥,跨越一条交通繁忙的铁路和一条各类中小船只来往穿梭的河流。全桥共70孔,基桩全部用打入桩,陆上桩为40cm*40cm,跨铁路的3只墩为45cm*45cm,每承台为32根;河中3只墩,打入桩为45cm*45cm,每承台为66根。一般柱长不超过46m.承台为高筑形式,墩为多柱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柱,桥台为高筑埋置式,盖梁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梁为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和T梁(2孔和4孔)。
桥面宽度14.75m*2,铺设2cm厚AC-5I细粒沥青混凝土,4cm厚AK-13A中粒沥青混凝土。工期要求:2000年1月20日开工,工期30个月。
本工程地段地势平坦、低洼,平均高程为3.1~3.6m之间,地质状况为准正常沉积结构层。河流为***航道,宽度150m,水深9.0m
根据现场条件,本工程分为A、B、C三个段落,成立3个项目组:A组(1~23号墩)、B组(24~59号墩)、C组(60~71号墩)。工程管理网络为:工程指挥部、工程项目部、工程项目组X、组Y、组Z.
1.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组Z对所承包的64~65号墩段梁施工时,为了节约成本,就地取材,制作了简易施工支架。在浇筑主梁混凝土过程中,支架承重构件产生了变形,导致墩段主梁产生较大变形下垂。幸好项目监理在例行施工检查过程发现此问题。于是项目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变更了施工方案,其中特别是对支架杆件进行了强度校验,并经项目总工批准后执行。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组Y工人在施工期间休息时,有1人不小心跌入水中淹死。为此,项目经理部按一般安全事故进行了处理,对死者家属进行了抚恤、补偿。
3.在施工防撞墙时,拟采用的施工流程是:清扫→钢筋成型→立模→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问题:
1.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有哪些?
2.简述本工程陆上普通沉桩的技术要点。
3.简述本工程陆上跨铁路沉桩和水中沉桩的技术困难。
4.简述本工程陆上跨铁路沉桩和水中沉桩的技术要点。
5.防撞墙的施工流程是否全面?
6.简述本工程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要点。
7.简述航道施工交通组织配合措施要点。
8.简述跨铁路施工交通组织配合措施要点。
9.方案变更审批程序是否全面?应当如何作?
10.对支架验算是否全面?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支架与模板应满足哪些要求?
11.淹死人事故可被认定为工伤事故吗?若是,为几级事故?项目经理部对事故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
◆◆参考解析:
1.主要施工方法有:桩预制、沉桩(陆上沉桩、跨铁路沉桩、水中沉桩)、陆地和水中的承台、立柱、盖梁工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和T梁的预制和安装、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施工、防撞墙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2.采用多台履带式柴油打桩机和履带吊配合吊桩。沉桩按设计要求进行“双控”,即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沉桩开始前,先把桩按顺序排放,由履带吊吊到桩机正前方配合插桩,然后开始打。打入过程应做好记录。
3.(1)陆上跨铁路沉桩的技术困难如下:
①由于桩靠近铁路,打桩机旋转时不能侵占铁路界限,且打桩时产生的土体挤压和振动会产生铁轨变形;
②多条铁路可能将桩分开,施工时会多次拆卸打桩设备;(3)要处理大量由铁路路基施工时留下的石块。
(2)水中沉桩的技术困难:水中墩位的设定和水上平台的设置。
4.(1)陆上跨铁路沉桩的技术要点:
①填筑铁路路基反压护坡,以防止由于打桩影响,而产生路基滑坡及路基沉陷,影响火车运行;
②挖出铁路路基下的块石。打钢板桩,挖基坑,挖出块石,分层回填土、夯实;
③拆除铁路两侧通讯线和电缆线;
④为减少打桩对铁路路基的挤压和振动影响,在路基护坡与铁路路基之间开挖一条减震沟,沿沟在靠铁路一侧打一排钢板桩,进行防护;
⑤沉桩过程中,加强观测,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
(2)陆上跨铁路沉桩的技术要点:
①墩位设定。按设计里程桩计算出水中墩中心桩坐标值。在两岸建立四个临时坐标点,为了便于施工与考虑沉桩质量,水中墩位可采用打设定位支架方案。首先根据承台几何尺寸,确定出定位支架的尺寸,利用各临时控制点坐标值和已计算出的墩中心坐标,计算出定位支架控制点的坐标值。然后利用两岸四个临时坐标点布设的经纬仪定位支架控制点,并打桩固定。打桩时根据所定的墩位中心拉线用轴线法进行桩定位;
②沉桩平台。可选用两条铁制驳船并行固定,构建沉桩平台。平台移动依靠驳船自身的动力,行使到墩位区域内,并根据定位支架调整到位。定位后将船锚固;
③沉桩。利用可自行纵横移动、360度旋转的打桩机使其与沉桩平台用轨道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沉桩前,将运桩船送来的桩运至桩机正前方,然后由桩机自行吊起,送入桩帽。将桩的下端插入定位支架上的桩预留孔内,用仪器观察其垂直度,直至入土稳定后,开始施打。
5.不全面。还缺两项:钢筋成型→搭设支架;拆模→养生。
6.桥面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要点: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先要进行伸缩缝的凹槽填平工作,以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的连续性和平整度,伸缩缝凹槽填筑用C20混凝土作填充料,其平整度要求与桥面铺装层相同。本桥面沥青混凝土结构面层厚度6cm,先铺2cm厚AC-5I细粒沥青混凝土,再铺4cm厚AK-13A中粒沥青混凝土。
7.由于河道上有3个墩,因此,可将河流分成3部分。先封锁航道一侧,施工河边墩A;再封锁航道中间航道,施工河中墩B;最后封锁航道另一侧,施工河边墩C.根据沉桩、承台、立柱、盖梁施工的连续性,三个墩将出现同时施工的情况,此时,将三个航道同时封锁,但每个航道要确保不少于20m的单向航道供正常使用。
8.跨铁路施工交通组织配合措施:
(1)由于跨铁路上有3个墩,因此在沉桩、承台、立柱、盖梁施工时,采取让火车以45km/h的速度慢行通过,以减少因火车通过所产生的振动。火车通过时,一切施工必须停止;
(2)T梁安装时,火车无法运行,因此要根据铁路运行计划确定出确切安装的时间。一片T梁安装需要80~120min.因此铁路部门应考虑每天的开天窗时间段80~120min.
9.不全面。施工组织变更方案应提交项目经理审批后,还要提交更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若是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还要提交设计单位认可),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并完成相关备案程序。
10.不全面,应包括稳定、强度、刚度三方面的验算。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支架与模板应满足的要求有:
(1)支架的稳定性、强度、刚度三方面应满足规范要求,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挠度不得大于结构跨度的1/400;
(2)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3)整体浇筑时,要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应分段浇筑。
11.按有关文件规定,应认定为工伤事故,且为四级重大事故(一次死亡2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项目经理部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恰当。正确的处理方法应是:
(1)安全事故报告。安全事故发生后,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方式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的等情况,上报到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该部门根据情况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事故处理。抢救伤者,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好标识,保护好现场;
(3)事故调查。项目经理应指定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人员,会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
(4)调查报告。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编写成调查报告,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企业主管部门。
2[单选题] 城市桥梁工程钢筋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d。
A.7
B.3
C.4
D.5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钢筋混凝土的养护。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3[单选题] 地面(表)锚杆(管)按矩形或梅花形布置,其施工的流程是( )。
A.钻孔→吹净钻孔→用灌浆管灌浆→垂直插入锚杆杆体→孔口将杆体固定
B.钻孔→吹净钻孔→垂直插入锚杆杆体→用灌浆管灌浆→孔口将杆体固定
C.钻孔→吹净钻孔→垂直插入锚杆杆体→孔口将杆体固定→用灌浆管灌浆
D.钻孔→用灌浆管灌浆→吹净钻孔→垂直插入锚杆杆体→孔口将杆体固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为地表锚杆(管)施工工艺流程,属于难度较大的专业技术考题。地表锚杆(管)是一种从地面向下预加固地层的技术措施,适用于浅埋暗挖、进出工作井地段和岩体松软破碎地段,地面锚杆(管)按矩形或梅花形布置。地面锚杆(管)支护,是由普通水泥砂浆和全粘结型锚杆构成地表预加固地层或围岩深孔注浆加固地层。锚杆类型应根据地质条件、使用要求及锚固特性进行选择,可选用中空注浆锚杆、树脂锚杆、自钻式锚杆、砂浆锚杆和摩擦型锚杆。
施工工艺流程:钻孔一吹净钻孔一用灌浆管灌浆一垂直插入锚杆杆体一孔口将杆体固定。除正确选项A外,其余三个选项分别颠倒了其中环节顺序,是干扰项。
4[多选题] 暗挖施工隧道在超前锚杆成孔困难或易塌孔的软弱、破碎地层,且结构断面较大时,宜采取( )等注浆形式。
A.补充注浆B.超前小导管注浆C.超压注浆D.超前预加固E.背后注浆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
考点为暗挖施工的洞内超前加固技术。
导管注浆支护加固技术可作为暗挖隧道常用的支护措施和超前加固措施,能配套使用多种注浆材料,施工速度快,施工机具简单,工序交换容易。在软弱、破碎地层中成孔困难或易塌孔,且施作超前锚杆比较困难或者结构断面较大时,宜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和超前预加固处理方法。
5[多选题]隧道初期支护作用是( )。
A.加固围岩B.控制围岩变形C.防止围岩松动失稳D.防水抗渗E.衬砌结构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参考答案:A,B,C,E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不同方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形式。防水抗渗属于防水层作用。参见教材P94。
小编推荐:
热点聚焦 | 备考经验 |
知识点总结 | 建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