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知识点,你了解掌握了吗?下面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辅导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在这里,文都小编预祝大家顺利通过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50患者,男性多见,老年人发病率最低。首次常发作于半弯腰持重或突然作扭腰动作时。
1.症状
(1)腰痛:最先出现的症状。
(2)坐骨神经痛:约95%的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L4~5和L5~Sl椎间隙,故坐骨神经痛最为常见。常为逐渐发生,疼痛为放射痛,为由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的放射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加的动作可加重疼痛。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
①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产生化学性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炎症;
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增加水肿,从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
这三种原因相互关联,难以截然分开。
(3)马尾综合征: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麻木,大、小便障碍,常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控制。
2.体征
(1)腰椎侧凸:是一种减轻疼痛的姿势代偿性畸形,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2)腰部活动受限:以前屈受限最为明显。
(3)压痛及骶棘肌痉挛:椎旁叩击痛阳性。约1/3的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使腰部固定于强迫位。沿坐骨神经的走行处有压痛。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
(5)神经系统表现:
1)感觉异常:L5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小腿前外侧和足内侧皮肤痛觉、触觉减退;S1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外踝附近和足外侧痛、触觉减退。
2)肌力下降:L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S1神经根受累者,踝及趾跖屈力减弱。
3)反射异常:S1神经根受累者可以引起踝反射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受压引起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及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3.特殊检查
(1)X线平片:单纯X线平片所见脊柱侧凸,椎体边缘增生及椎间隙变窄等均提示退行性改变,不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X线平片可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2)X线造影:脊髓造影、硬膜外造影、脊椎静脉造影等方法都可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突出程度。
(3)CT和MRI:CT可显示骨性椎管形态,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等,对本病有较大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MRI可全面地观察各腰椎间盘是否病变,也可在矢状面上了解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并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
(4)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诊断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简单的无损伤方法,近年来发展较快。
(5)其他: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及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