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6中医助理医师笔试 - 《中医诊断学》之舌诊的临床意义

  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的笔试环节非常的重要,不知道大家复习的怎么样了呢?文都小编特意为备考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各位考生搜集整理了其相关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舌诊的临床意义

  舌象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故对临床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判断疾病转归,分析病情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判断邪正盛衰

  邪正的盛衰能明显地在舌上反映出来,如气血充盛则舌色淡红而润;气血不足则舌色淡白;气滞血瘀则舌色青紫或舌下络脉怒张。津液充足则舌质舌苔滋润;津液不足则舌干苔燥。舌苔有根,表明胃气旺盛;舌苔无根或光剥无苔,表明胃气衰败等。

  (二)区别病邪性质

  不同的病邪致病,舌象特征亦各异。如外感风寒,苔多薄白;外感风热苔多薄黄。寒湿为病,舌淡而苔白滑;痰饮、湿浊、食滞或外感秽浊之气,均可见舌苔厚腻;燥热为病,则舌红苔燥;瘀血内阻,舌紫暗或有瘀点等。故风、寒、热、燥、湿、痰、瘀、食等诸种病因,大多可从舌象上加以辨别。

  (三)辨别病位浅深

  病邪轻、浅多见舌苔变化,而病情深、重可见舌苔舌体同时变化。以外感温热病而言,其病位可划分为卫、气、营、血四个层次。邪在卫分,则舌苔薄白;邪人气分,舌苔白厚而干或见黄苔,舌色红;舌绛则为邪人营分;舌色深红、紫绛或紫黯,舌枯少苔或无苔为邪人血分。说明不同的舌象提示病位浅深不同。

  (四)推断病势进退

  病情发展的进退趋势,可从舌象上反映出来。从舌苔上看,舌苔由白转黄,由黄转焦黑色,苔质由润转燥,提示热邪由轻变重、由表及里、津液耗损;反之,苔由厚变薄,由黄转白,由燥变润,为邪热渐退,津液复生,病情向好的趋势转变。若舌苔突然剥落,舌面光滑无苔,是邪盛正衰,胃气、胃阴暴绝的征候;薄苔突然增厚,是病邪急剧人里的表现。从舌质观察,舌色淡红转红、绛,甚至转为绛紫,或舌上起刺,是邪热深人营血,有伤阴、血瘀之势;舌色由淡红转为淡白、淡青紫,或舌胖嫩湿润,则为阳气受伤,阴寒渐盛,病邪由表人里,由轻转重,由单纯变复杂,病势在进展。

  (五)估计病情预后

  舌荣有神,舌面薄苔,舌态正常者为邪气未盛,正气未伤之象,预后较好。舌质枯晦,舌苔无根,舌态异常者为正气亏损,胃气衰败,病情多凶险。

热点聚焦医师关注

初夏体验季,文都医师陪您劲凉一夏

2016执业医师精品班次

2016年医师资格招生专题

2016医师特训班直降1000/协议班直降500

免费试听复习备考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高分导学汇总(夏桂新)

2016医师资格报考指南:考试大纲new.gif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