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6中医助理医师笔试 - 《中医诊断学》之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的笔试环节非常的重要,不知道大家复习的怎么样了呢?文都小编特意为备考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各位考生搜集整理了其相关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一)呕吐

  呕吐指饮食物、痰涎从胃中上涌,由口中吐出的症状。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前人以有声有物为呕吐,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但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以截然分开,一般统称为呕吐。根据呕吐声音的强弱和吐势的缓急,可判断证候的寒热虚实等。

  1.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者,多属虚寒证。常因脾胃阳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2.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呕吐出黏稠黄水,或酸或苦者,多属实热证。常因热伤胃津,胃失濡养所致。

  3.呕吐呈喷射状者,多为热扰神明,或因头颅外伤,颅内有瘀血、肿瘤等,使颅内压力增高所致。

  4.呕吐酸腐味的食糜,多因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以致食滞胃脘,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5.共同进餐者皆发吐泻,多为食物中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为胃反,多属脾胃阳虚证。

  6.口干欲饮,饮后则吐者,称为水逆,因饮邪停胃,胃气上逆所致。

  (二)呃逆

  呃逆指从咽喉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的症状。俗称打呃,唐代以前称“哕”。是胃气上逆的表现。

  1.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实证。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证。

  2.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寒邪或热邪客于胃;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属胃气衰败之危候。

  3.突发呃逆,呃声不高不低,无其他病史及兼症者,多属饮食刺激,或偶感风寒,一时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一般为时短暂,不治自愈。

  (三)嗳气

  嗳气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古称“噫”。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饱食之后,或饮汽水后,偶有暖气,无其他兼症者,是饮食人胃排挤胃中气体上出所致,不属病态。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可判断虚实寒热。

  1.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因宿食内停,属于实证。

  2.嗳气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于实证。

  3.嗳气频作,兼脘腹冷痛,得温症减者,多为寒邪犯胃,或为胃阳亏虚。

  4.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为胃虚气逆,属虚证。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虚之人。

热点聚焦医师关注

初夏体验季,文都医师陪您劲凉一夏

2016执业医师精品班次

2016年医师资格招生专题

2016医师特训班直降1000/协议班直降500

免费试听复习备考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高分导学汇总(夏桂新)

2016医师资格报考指南:考试大纲new.gif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