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对于痰饮的知识点掌握了吗?要知道,这可是2016年中西医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之一。在这里,文都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了其相关的资料,希望能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病因病机
(一)三焦气化失宣。
(二)肺脾肾功能障碍:
1、肺脾肾障碍的生理病理;
2、痰饮的生成重点在脾。
(三)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
痰饮的诊断要点
1.痰饮
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
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痰、饮、水、湿的鉴别
(1)痰多厚浊,无处不到,病变多端,属阳邪,多因热煎熬而成;
(2)饮呈稀涎,多停于体内局部,属阴邪,多由寒积聚而生;
(3)水为清液,每泛溢体表、全身,为阴类,但有阴阳之分;
(4)湿黏而滞,发病缓慢,缠绵难解,属阴邪,每与他邪相兼为患。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