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各位预备参加2016年中西医助理的考生朋友们,大家掌握了吗文都网校的医师频道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了其相关的资料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一、传染源的管理
尽早发现患者及带菌者,尽早的隔离,粪便培养隔日一次,达到连续2~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尽早治疗,彻底的治疗。对于托幼、饮食行业、供水等单位人员,要定期的进行查体、作粪便培养等等,以便及时的发现带菌者。对于慢性菌痢的带菌者,应将其调离工作岗位,待彻底的治愈之后方可以恢复原工作。
二、切断传播的途径
对于菌痢等消化道的传染病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切断其传播途径。要认真的贯彻执行“三管一灭”(即管好水源、食物以及粪便、消灭苍蝇),注意个人的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严格贯彻、执行各种卫生制度。
三、保护易感人群
痢疾菌苗疗效一般不够肯定。近年来主要采用口服活菌苗。有人创用志贺菌依链株减毒活菌苗口服,可产生IgA,以防止痢菌菌毛贴 附于肠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其侵袭和肠毒素的致泻作用。保护作用仅有6个月。国内有的采用X线照射及氯霉素或亚硝胍诱变等不同方式获得 减毒变异株,用于主动免疫,已获初步效果。
国外采用大肠杆菌K12作为志贺菌染色体中决定O抗原部分的受体,对杂交菌株初步试验,未证明有保证作用。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 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