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舌象是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文都小编特意为备考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各位考生搜集整理了其相关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是: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舌象的形成,与心肺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有关。正常舌象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舌象的生理变异
正常舌象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生理性变异。因此,在掌握正常舌象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注意某些生理变异,知常达变,才能准确地判断舌象。
1.年龄性别因素
年龄是舌象生理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老年人精气渐衰,气血常常偏虚,脏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迟缓,舌色多暗红;儿童阴阳稚弱,脾胃功能尚薄,生长发育很快。往往处于代谢旺盛而营养相对不足的状态,故舌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剥。
舌象一般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但女性受月经周期的生理影响,在经期可以出现舌蕈状乳头充血而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点刺增大,月经过后恢复正常。
2.体质禀赋因素
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舌象可以出现 些差异。“无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有常清洁者,有稍生苔层者,有鲜红者,有淡白色者,或为紧而尖,或为松而软,并有牙印者,……此因无病时各有禀体不同,故舌质亦异也。”临床常见肥胖之人舌多见胖大且质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舌色偏红。
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均有属于先天性者,除有相应病理表现外,一般情况下多无临床意义。
3.气候环境因素
季节与地域的差别会产生气候环境的变化,引起舌象的相应改变。在季节方面,夏季暑湿盛行,舌苔多厚,多见淡黄色;秋季燥气当令,苫多偏薄偏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在地域方面,我国东南地区偏湿偏热,西北及东北地区偏寒冷干燥,均会使舌象发生一定的差异。
此外,由于舌象能灵敏地反映机体内部的病变,可以先于自觉症状而出现。因此,若发现正常人有异常舌象时,除了上述的生理因素外,有一部分可能是疾病的前期征象。要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一般有符合舌象变异的因素存在,而无任何不适症状者,多属于生理变异,否则应考虑是疾病的前期表现,必要时进行随访观察。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