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方面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文都医师资格频道小编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特地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其相关资料。在这里,文都小编祝您顺利通过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病因:
1、不良生活习惯:如经期盆浴,即为常见诱因。因为月经期抵抗力下降,下身泡在水中,水中的致病菌可经阴道上行进入内生殖器。如经期游泳,更容易使水中病菌进入阴道,继而进入子宫、输卵管引起炎症。
2、不洁的自慰:脏手指或脏器械表面都沾有致病菌,甚至可能有淋菌、支原体等性病病原体。当用这些脏东西按摩阴蒂或插入阴道时,有可能将病菌带入体内,招致炎症。
3、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若就诊延迟,阑尾化脓,炎性渗出物即可流入盆腔,引起输卵管炎。患急性肠炎,肠道内的病菌可经淋巴管传至生殖器,引起生殖器炎症。肺结核的病菌可经血流入盆腔;肠结核则病菌更可直接侵犯生殖器,引起生殖器结核病 。
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盆腔炎多在产后、流产后、宫腔内手术处置后,或经期卫生保健不当之际,由于累及的范围及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起病时下腹部疼痛、发热为主症。病情严重:面部潮红,高热寒战、头痛、小腹部疼痛难忍,赤白带下,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恶露量多,甚至如脓血,有移臭,有腹膜炎时可恶心呕吐,如有脓肿形成,下腹部可有包块或局部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膀胱受刺激,有腹胀、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等症状。包块位于后方,直肠受压可见排便困难,腹泻或里急后重感等症状。患者可呈急性面容,体温达390C以上,辗转不安,面部潮红,心率加快,下腹部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腹鸣音减弱或消失。
二、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虚弱,病情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乏;如病程时间长,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失眠等。下腹坠痛、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剧。由于盆腔积血,可导致月经过多或紊乱、痛经及带下增多;输卵管粘连堵塞时导致不孕。
诊断盆腔炎应注意事项:
1、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了解患者是否带有宫内避孕器,并了解其性生活史,有无过频及乱交情况。
2、单凭病史症状与体征并不一定能肯定盆腔炎的存在。纵能基本肯定,尚需进一步明确炎症的性质。
3、应将在宫颈口、后穹窿穿刺或腹腔镜检查所取得的分泌物作细菌涂片及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检查,并作药敏试验以期能较准确地了解致病的病原体,采取针对性措施。
4、如有可能,应常规作超声检查以了解盆腔内有无包块。如有,须定其性质(是否脓肿)。
盆腔脓肿大而位低且能触之有波动感的盆腔脓肿,其诊断一般无困难,必要时还可用穿刺吸引法,如吸出脓液,诊断即可确立。如有可能,应将脓液作普通及厌氧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的类型。
盆腔炎的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或用2~3种方法综合治疗为好。
(一)抗生素及考的松宫腔注入
0.25%氯霉素100ml中加入氢化考的松250mg、山莨菪硷50mg、阿托品1mg,将以上注入宫腔,每次约20ml,每周二次。有助于消除输卵管炎及粘连,对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及附件炎亦有一定疗效。
(二)理疗 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对减轻症状及促使炎症的吸收消退有一定作用。常用者有超短波、红外线透热疗法及碘或钙离子透入疗法等。
(三)中草药 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助以清热解毒,随症加减。
1.压痛较明显或热象重者:柴胡9g、川楝子9g、黄芩9g、败酱草24g、赤芍9g、银花12g、生苡仁12g,水煎服每日一剂。
2.增厚或肿块明显者:丹参15g、当归9g、赤芍9g、桃仁9g、乳香及没药各4.5g(或三梭、莪术各8g),水煎服,每日一剂。
3.腹部外敷:用野菊花、栀子、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等研为末,置布袋内蒸热、热敷下腹两侧。一次量可连用3~5日。
4.中药灌肠: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鸡跖草、紫花地丁各24~30g,加水煎成100ml,用导尿管插入直肠内14cm以上,缓慢注入,用20分钟注完后,再卧床休息30分钟,如能临睡前注入则更好。有炎性包块者加三梭、莪术、桃仁各6g;腹痛较重者加延胡索、香附各12g;腹中冷痛严重者,加附子9g.
(四)组织疗法 有助于炎症病变的吸收,常用者为胎盘组织液4ml肌注,每周2次,8次为一疗程,必要时重复。
(五)抗生素 如压痛明显或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时,可酌情使用抗生素及其它消炎药物。
(六)手术治疗 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或有较大的炎症肿块者,可行手术切除,切除范围以能获得彻底治愈为原则。对40岁以上的患者,宜行全子宫及又侧附件病变部分的切除。手术时应尽量保留卵巢的健康部分,尤其是年轻者。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