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6年中医助理考试笔试资料 - 《中医诊断学》之得神、失神、少神、假神

  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文都小编特意为备考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各位考生搜集整理了其相关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一)得神

  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是神旺的表现。

  (1)得神的临床表现 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

  (2)得神的临床意义 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健康的表现;即使有病也是脏腑精气未伤,主病轻浅,预后良好。

  (二)失神

  失神即无神。有正虚失神和邪盛失神之分。

  (1)正虚失神 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

  1)正虚失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面色晦暗无华,目无光彩, 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或郑声等。

  2)正虚失神的临床意义:提示精气衰败,脏腑功能衰竭。多见于久病重病之人。

  (2)邪盛失神 邪盛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

  1)邪盛失神的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或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2)邪盛失神的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扰乱心神,或浊邪蒙蔽,气机闭塞;或肝风夹痰,上蒙清窍。多见于急性危重病患者。

  (三)少神

  少神即神气不足。是精气不足、神气不旺的表现。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1)少神的临床表现 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

  (2)少神的临床意义 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

  (四)假神

  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突然出现某些症状暂时“好转”的现象。是脏腑精气衰竭的表现。

  (1)假神的临床表现 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等。

  (2)假神的临床意义 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热点聚焦医师关注

“五”动全城,文都医师惠学季

2016执业医师精品班次

2016年医师资格招生专题

2016医师特训班直降1000/协议班直降500

免费试听复习备考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高分导学汇总(夏桂新)

2016医师资格报考指南:考试大纲new.gif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