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6年中医助理考试笔试资料 - 《中医诊断学》之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

  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是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文都小编特意为备考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各位考生搜集整理了其相关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一)常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

  常色指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表示人体精神气血津液充盈。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是有神气、有胃气的表现。所谓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所谓有胃气,即隐约微黄,含蓄不露。由于时间、气候、环境等变化,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

  1.主色 主色为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于个体特征,终生基本不变。但由于种族、禀赋的原因,主色也有偏白、偏黑、偏红、偏黄、偏青的差异。

  2.客色 客色是指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微有相应变化的面色。如春应稍青,夏应稍红,长夏应稍黄,秋应稍白,冬应稍黑等。

  主色和客色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此外,如饮酒、跑路、七情等一时的影响,或因职业、工作关系少见阳光,或久经日晒,以及风土、种族等而有所变化,也不是病色,诊断时必须注意。

  (二)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

  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病色是以晦暗(即面部皮肤枯槁发暗而无光泽)、暴露(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为特点。

  一般情况下,面部颜色显露程度与光泽的有无,受疾病轻重等不同情况的直接影响。一般而言,新病、轻病、阳证,面色多显露但尚有光泽;久病、重病、阴证面色则多暴露而晦暗。观察病色的关键在于分辨面色的善、恶。

  1.善色 善色指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其病易治,预后较好。

  2.恶色 恶色指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说明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热点聚焦医师关注

“五”动全城,文都医师惠学季

2016执业医师精品班次

2016年医师资格招生专题

2016医师特训班直降1000/协议班直降500

免费试听复习备考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高分导学汇总(夏桂新)

2016医师资格报考指南:考试大纲new.gif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