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肱骨髁上骨折的知识点,你了解掌握了吗?下面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辅导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在这里,文都小编预祝大家顺利通过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肱骨髁上骨折
表现:患者有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X线片可确定诊断及骨折类上臂短缩、前臂正常上臂正常、前臂短缩型。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一.诊断:
1.外伤史
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2.临床表现
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应特别注意有无血管损伤。
3.影像学检查
常规正、侧位X线片即可确诊及分型。
二.治疗:
1.青枝骨折
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疱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者。
4.手术治疗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缺血性挛缩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对出现5“P”征者,首先复位骨折、解除压迫因素。仍无改善者,即应早期探查、修复血管,必要时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