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为备考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的考生整理了辅导的知识点——消渴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消渴症
上消: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加减
辨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辩证:脉洪数。
中消:
1.胃热炽盛证—清热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加减
辨病:多食易饥、辩证:脉滑实有力。
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
2.气阴亏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加减
辨病:能食与便溏并见
下消:
1.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辨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辩证:舌红苔少,脉细数。
2.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加减
辨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辩证:四肢欠温,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
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并发疮毒痈疽者,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可参考有关章节辨证论治。
医师资格考试,文都陪您一起过!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