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是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文都网校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41. 秩边
【定位】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3寸
【主治】1下肢病证(腰腿痛,下肢痿痹) 2大小便不利 3便秘、痔疮 4,阴痛
【操作】直刺1.5-2.0寸
42.承山
【定位】腓肠肌二肌腹凹陷的顶端处,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
【主治】1腿痛拘急,疼痛 2痔疾、便秘
【操作】直刺1-2寸不可强刺激
43. 昆仑
【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1后部筋骨痛症(后头痛,项强,腰骶痛,足踝肿痛) 2癫痫 3滞产
【操作】直刺0.5-0.8寸孕妇禁针、经期慎用
44.申脉
【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解剖】 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隐静脉;布有腓肠神经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酸痛,目赤痛,失眠。
【配伍】 配肾俞、肝俞、百会治眩晕。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
45.至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1胎位不正、滞产 2头痛,目痛 3鼻塞,鼻衄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46.涌泉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 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 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 配然谷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照海治癫痫。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肾经井穴。
47.太溪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主治】
1肾虚证
2阴虚性五官病
3肺部病
4腰脊痛、下肢
5消渴、小便频数、便秘
6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0.5-0.8寸
48. 照海
【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
1精神神志病(失眠,癫痫)
2五官热性病
3妇科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4小便频数、癃闭
【操作】直刺0.5-0.8寸
49.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心疾
2胃腑病
3中风
4神志病(失眠、郁证、癫狂)
5眩晕
6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50.大陵
【定位】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心痛、心悸、胸胁痛
2神志病(癫狂痫、喜笑悲恐)
3胃腑病(胃痛、呕吐)
4臂手挛痛
【操作】0.3-0.5寸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