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是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文都网校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51.中冲
【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心包经井穴。
52. 外关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1热病 2头面五官病 3瘰疬 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直刺0.5-1寸
53.支沟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1便秘 2耳鸣,耳聋 3暴喑 4瘰疬 5胁肋痛 6热病
【操作】直刺0.5-1寸
54.翳风
【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为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主治】 耳鸣,耳聋,口眼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配伍】 配地仓、承浆、水沟、合谷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55.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
1内风所致的病证(头痛,眩晕,失眠,癫痫,中风、耳鸣)
2外风所致的病证(感冒、口眼歪斜)
3颈项强痛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56.肩井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解剖】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配伍】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57.环跳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配伍】配风市治风痹;配太白、足三里、阳陵泉、丰隆、飞扬治下肢水潴留、静脉炎;配风市、膝阳关、阳陵泉、丘墟治胆经型坐骨神经痛;配居髎、风市、中渎治股外侧皮神经炎;配髀关、伏兔、风市、犊鼻、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治小儿麻痹,肌萎缩,中风半身不遂。
【刺灸法】直刺2~2.5寸;可灸。
【附注】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58. 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1肝胆犯胃病证 2下肢、膝关节病证 3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1-1.5寸
59. 悬钟
【定位】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1髓海不足证(痴呆、中风) 2颈项强痛 3胸胁满痛 4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0.8寸
60. 行间
【定位】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
【主治】
1肝经风热所致头目病(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
2妇科经带病
3阴中痛,疝气
4泌尿系统(遗尿,癃闭,五淋)
5胸胁满痛
【操作】直刺0.5~0.8寸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免费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三步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