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在路上,考生在投入复习之前一定要确定方向、做好信息调研和搜集,基本常识必须要了解清楚,正是细节上的在意,才能助你达到成功的终点。考研过程中有一些概念是否处于模糊状态,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211工程(Project 211),是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0年开始酝酿,酝酿过程经过国家教委(教育部前身)、国务院、直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讨论最终定型,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对于有志于读研的学子来说,需要对“211”这个概念提起重视。这里暂不讨论“211”在复试中的潜在影响,单说直接影响。
(1)在推免(即推免)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大学的学生,如《四川大学2013年接收校外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申请条件中就明文规定“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这样规定的学校不在少数。
(2)调剂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工程”大学的调剂生,如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的调剂办法中几乎需要校外调剂的专业都要求: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
(3)国内的不少顶级大学在招聘教师的时候,虽然大多未明文规定招聘对象的出身,但是据笔者了解不少高校在实际操作中要求本硕博的学校中需要至少一个“211”两个“985”。
211大学名单及分布如下:
北京(26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4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