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确定(10月15、16日)相信大家已经开始备考了吧,为了方便考生更好的备考,文都网校小编为考生整理了执业西药师专业知识一相关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文都网校执业药师频道。
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第三节 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和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考试动态 | 备考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