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考研流程也已进入复试准备阶段。文都网校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考研的一些重要信息。给广大考生作个参考。
查阅近几年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不难发现,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2014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201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2014年下降至172万人,到2015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而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据悉,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170万,2016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比2015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其中,增长较快的是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人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177万人,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85万,比去年增加了12.4万人,学术学位报考人数反而减少了0.3万人。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有专家分析,专硕报考势头强劲、经济下行导致就业困难等原因,或成为考研人数实现逆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
记者在考研现场也采访了多位考生,其中的不少人表示,考研的原因的确是因为“就业难”。“女朋友在一所三本院校学美术,是一个挺难找工作的专业。所以她想考南大艺术专业的研究生,拿个985的文凭,将来不论是当老师,或者是去培训机构,都能稍微容易一些。”
而另一项调查的数据则更加能说明这一点,接受调查的3000余人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
对于考生们来说,今年考研变化的可不只是通常较量的考生人数,还有国家关于研究生考试的新规定。根据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代考替考等行为将触犯《刑法》,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无疑,今年考研的学生面临的是“最严考研”。
而此前,替考等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相关的处罚只在学校层面执行。对于大规模的替考、作弊来说违规成本太低,使得不少学生铤而走险。《刑九》的实施也显示出国家打击考试作弊的力度正在增强。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 考试资讯 | |
复习备考 | 综合辅导 |
· 先人一步 赢定2017考研(专题) · 备考经验 | · 2017年考研专硕每日一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