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已经结束,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2015年12月14日至12月28日,考研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本文为2016考研管理类联考知识点:关系命题及推理。
对称性关系
对称性关系又分为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三种。对称关系存在于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
(1)对称关系:如果甲事物对乙事物有某种关系,乙事物对甲事物也具有同样的关系,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叫对称关系。
如:甲和乙是同学,与乙和甲是同学,二者是对称关系。
(2)反对称关系:如果甲事物对乙事物有某种关系,而乙事物对甲事物肯定不具有此种关系,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叫反对称关系。
如:甲是乙的父亲,而乙不是甲的父亲,二者是反对称关系。
(3)非对称关系:如果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某种关系,而乙事物对甲事物可能具有、也可能不具有此种关系,那么二者的关系叫非对称关系。
如:甲喜欢乙,而乙是否喜欢甲,我们不得而知,则二者称为非对称关系。
传递性关系
传递性关系存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物之间。在甲事物、乙事物和丙事物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是否也有这种关系,根据甲对丙是否也有这种关系,可以分为三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
(1)传递关系:在甲事物、乙事物和丙事物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并且甲对丙也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传递关系。
如:在行政区划分上,省大于市,市大于县。所以,省也大于县。
(2)反传递关系:在甲事物、乙事物和丙事物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但是甲对丙肯定没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反传递关系。
如: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而甲肯定不是丙的父亲。
(3)非传递关系:在甲事物、乙事物和丙事物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但是甲对丙可能有这种关系、也可能没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非传递关系。
如:刘婷认识吴小萍,吴小萍认识左德刚。而刘婷可能认识左德刚,也可能不认识左德刚。
对于一些相似性比较高的知识点,讲求方法和技巧的去记忆比死记硬背要强得多。很多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很容易蒙圈,记着记着就记混了,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将它们条分缕析出来,附上相对应的例子,更直观,也更便于理解和记忆。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复习备考 | 综合辅导 |
· 先人一步 赢定2017考研(专题) | · 2016年考研专硕每日一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