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徐之明 出版时间:2011年2月底 定价:15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原子能
编辑推荐语:
最用心的真题解读 最超值的真题课件 最贴心的在线交流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著名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一线权威名师徐之明亲笔编写。图书内容编写用心,真题解读用心,赠送课件用心。
【思路剖析】深刻理解考研政治命题特点
【必背考点】准确把握历年考研政治重点
【应试对策】轻松获取做题技巧事半功倍
【超值课件】立体阅读真题心解
附赠120元4小时徐之明亲讲20年马原真题解析课 我要购买
内文截图:
内容节选: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短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此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1.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是《马原》中最常考的题型。题干比较长,但最重要的信息在其开头和结尾部分。开头的“一支粉笔多长为好”。——粉笔就是“质”;“多长”就是量的幅度;结合起来就是“度”的概念,即保持事物质的规定性的量的限度。而结尾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明确规定了所考核目标的范围;而“适度原则”就是对“度”的具体运用,属于辩证法的范围。 【必背考点】《马原》第二章之事物存在质、量、度。 【应试对策】对相关基本概念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审题时注意把握题干中的信息。 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2.答案: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题目。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和;社会形态的概念与社会存在是“交集”的关系,不属于社会存在的构成内容。所以A项不能选。BCD都是社会存在的构成内容。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生产方式”能够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必背考点】《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应试对策】对重要知识点必须准确记忆。同时对相关概念要注意厘清其关系,避免被干扰项所干扰。 3.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3.答案: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串联型、理解型考题。所谓“商品变为货币”,就是商品交换出去、卖出去。“商品变为货币”的后果,从现象上看,是商品生产者交出了手中的商品,换来了别人手中的货币,是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目的得到了实现;从本质上看,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了解决。具体而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成为价值、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BC本身为错误,将转化的方向说反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A项本身为正确,但与题干所问无关。 【必背考点】《马原》第五章之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应试对策】本题的难度比较大,要求将商品内在矛盾的内容准确记忆,将其相互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4.答案:B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理解型、案例型考题,考核的目标是依据邓小平的言论,评价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思路”。对列宁的主张,我们在政治考试中当然是要正面肯定的;关键是肯定到什么程度。题干中给出了一个关键词:“思路”。所谓“思路”,就是一个大体的想法,还没有达到系统化、理论化的程度。A与“思路”的含义不一;C的意思是,不仅有系统的理论,而且还有成功的实践。比C项走得更远;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根据时代特点和俄国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机械照搬,所以D不正确。 【必背考点】《马原》第七章之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应试对策】本题是一个综合型比较强的考题。虽然直接的评价目标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但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众多的问题。要求考生对《马原》有融会贯通、高屋建瓴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