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考试中教育基础理论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让人感觉记忆很乱很有压力,为此,文都网校教师招聘 频道小编特意为大家将教育基础的综合知识进行了汇编,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并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综合考点汇编
1、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2、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3、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5、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 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7、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9、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10、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11、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12、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1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
1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15、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6、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7、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1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9、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20、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2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23、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2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25、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26、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27、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28、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29、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30、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热点聚焦 | 免费试听 |
面试指导 | 教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