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焦点专题

更多

时政热点:发展生态文明的中国优势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新一年的备考阶段。在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无论是行测常识题、言语理解题,还是申论科目,都是结合时事热点来选择命题考查点,因此时政热点不容忽视。

    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讨论从未间断,且看法不一。西方国家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也提出不少理念,但遗憾的是,这些理念都未能向社会广泛传播,更未付诸实践;中国则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的高度。可见,比起欧美国家,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景更令人乐观。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开始注意到美国和西方世界的生态危机,并把生态危机研究放在过程哲学的指导下进行。过程哲学认为世界存在的本源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事物演化的过程,强调以动态过程和有机整体的角度来看世界。这与中国几千年文明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阴阳互动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过程哲学的当代创始人怀特海在他的名著《过程与实在》中明确指出,自己的过程哲学在思想脉络上更接近中国哲学。中华文明是一种根基深厚的成熟文明,而且它在根本上就与生态文明息息相通。

  过程哲学一直尝试将生态与文明两个词联系起来,但最终还是中国人将两者结合,创造出“生态文明”一词。人类不仅需要在人际关系中生存,在一个大生态背景下,也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认为,生态文明一词很好地反映出这样的思想。

  毋庸置疑,西方尤其是美国所奉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正在给全球生态造成恶果。一方面,现代化强调个人至上,崇拜消费,认为“幸福生活”就是占有财产和扩大消费,导致整个工业化社会的金钱崇拜;另一方面,建立在殖民和掠夺基础上的西方式现代化导致资源过度开采、自然环境恶化。客观地审视人类今天所处的境况,就会发现,生态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

  美国人已经错失了从前现代农业文明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机会。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美国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错误的,中国今天绝不应该重蹈覆辙。可喜的是,中国政府和理论工作者们已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也意识到仅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有误导性,转而寻求更科学的衡量标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事实上,中国具有发展生态文明的天然优势,因为中国大多数农民在村子里仍然从事着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这些小型的、多样化的家庭农场最能解决未来人类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根基所在。中国当前的农业决策和关于农村发展的决定,将关乎成千上万中国人的命运,甚至影响世界未来的走向。

  此外,在政治文化上,中国同样具有优势。因为中国的政治与西方不同,是一种共同体治理结构,能够集中力量推行政策。

  总之,选择直接进入生态文明,必将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编辑推荐

热点聚焦

备考经验

【协议】2015政法干警笔试协议通关班

2016年国考行测复习备考专区

【协议】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协议通关班

2015各省公务员面试备考资料 

热门课程

精品试听

【协议】2016地方公务员笔试协议通关班

 精品试听--2015公考路上一路相随

协议】2015事业单位笔试协议通关班

 2015地方公务员考试面试精品课程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