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执业药师: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体内清除主要包括肝、肾及其他代谢途径;
体外清除主要包括透析、滤过、吸附和置换等。
1.肾功能不全时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
(1)吸收: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小管酸中毒。
维生素D 羟化不足,可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
(2)分布: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酸性药物结合率下降(苯妥英钠、呋塞米);
碱性药物结合率不变(普萘洛尔、筒箭毒碱)或降低(地西泮、吗啡)。
(3)代谢:代谢改变,对结合反应影响不大;
对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普萘洛尔的排泄均较正常人快。
(4)排泄:药物消除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蓄积增强,毒副作用增强。
1.肾小球滤过减少;地高辛、普鲁卡因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排泄减慢。
2.肾小管分泌减少;
3.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4.肾血流量减少;休克、心衰、严重烧伤。
蓄积毒性典型药物:普鲁卡因胺、美托洛尔、抗生素。
(5)机体对药物敏感性:
低血钾降低心脏传导性,因而增加洋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的传导抑制作用;
酸血症和肾小管酸中毒可对抗儿茶酚胺的升压作用。
2.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知道)
1)明确诊断,合理选药。
2)避免或减少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4)肾功能不全而肝功能正常者可选用双通道(肝肾)排泄的药物。
5)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必要时进行TDM,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4. 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调整(大致了解)
简易法:肾功能轻度、中度和重度损害时,抗菌药每日剂量分别减低至正常剂量的
2/3~1/2,1/2~1/5,1/5~1/10。
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方案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 |
精品试听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