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综合知识

更多

学前教育第五章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概述

  第五章 学前社会教育

  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概述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内涵

  学前社会教育是指儿童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物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

  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儿童。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

  (一)学前儿童的个性个性主要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自我调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三个系统。

  (二)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观点

  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它是指儿童在

  其生物特性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

  社会角色,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三)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

  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

  发展;从结构上看,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

  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这决定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公民的培养,既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引导孩子有参与现代全球化生活的眼光。

  [真题再现]

  下列选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的是

  A.自私自利

  B相貌出众

  C.宽容大度

  D.心胸狭窄

  [解析]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相貌出众不属于这一类。故选B。

热点聚焦免费试听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的一般流程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入门介绍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内容

2015教师招考名师精讲(新课程改革) (刘昕鑫)01

2015教师招考名师精讲(新课程改革) (刘昕鑫)02

2015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名师精讲班(韩志远)01

面试指导教招关注

教师招聘考试试讲技巧:掌握主控权 巧设问题

特岗教师招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禁忌

特岗教师招聘面试法宝:完美答辩攻略

【协议】2015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协议通关班

【协议】2015特岗教师招聘笔试协议通关班

2015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全程班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