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求职季,几乎所有大四非考研学生只要见人,都会不约而同被问,你找工作了吗?其实,大部分人问时无意,更不会关心你是否所作非吾爱,但是此时此身只要还没找到,被问得久了真的会自惭形秽,压力不言自明。在感同身受大四生求职压力大的同时,小编日前还关注到一份《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回升,平均期望月薪为5510元,与去年相比"暴增"1830元。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刚刚有大波90后开始求职时,媒体言论就毫不客气,直指90后太自我、目的性太强、太不会与人相处等等,如今,声浪渐息,一波波的90后更年轻,与此同时习惯了90后员工的企业,也绝非秉承强行征服的原则而是更多地去适应90后的成长及发展。
"90后",的确在个人能力、对社会的了解和竞争意识等方面,更现代、更大胆、更敢于表达,其在互联网发达的环境下成长,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和看法,知识结构复杂,思维活跃,考虑问题相对客观全面而又灵活。回到上述报告,"90"后这些聪明的小孩在有了更加成熟的求职观和更广阔的个人格局之后,薪资及职业发展的期望值自然与之俱增。
在对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求职者进行期望月薪、就业选择、压力感受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后,其结果显示:今年专科生的期望月薪为5150元,本科生为5500元,硕士生为6630元,博士生为8060元,平均期望月薪为 5510元。这一结果与去年相比,专科生的期望月薪明显提高,本科生的期望月薪增幅最大,达到1840元,而博士生期望月薪增幅最小,只有270元。报告还显示,48.8%的被调查者希望去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工作,25.5%愿意去地级市工作,14%愿意去直辖市工作,7.8%愿意去县级城市工作,只有1.3%的人愿意去乡镇工作。半数人将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首要选择标准,其次才是生活成本与收入以及宜居程度。
近五年来,二线城市在求职者选择工作地点时都是最受欢迎的,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才是直辖市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这其实可以看出,在人格日渐完备和独立的新一代身上,越来越少的人会只在意一个北上广深的名头,而是更关注个人的实际收益,也就是钱与长远发展与幸福感的兼得。而这样选择职业方向的考虑角度无疑是更加成熟更加开放的。
也许,除上述事实和观点之外,更多有力的证据可以说明90后甚至是93后还尚不能委以重任,换言之,很多人直接质疑:给不了你要的钱;这在宏观上是环境问题,微观上则是我敢要你敢给而我又如何拿得起的问题,另外,在工作方面我们不能以四十岁的成熟度去要求二十岁的青年,但是作为90后须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外部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春只有一次,因而格局得保持,学习要继续,姿态需放低,有时候放下那些所谓正确的概念和逻辑,换个角度,食烟火识时务对自己多些要求反而会收获更多。
【文都微课堂】现在的你在哪儿?哪种状态?嘟嘟囔囔在自习室背单词,乌压压挤在密不透风的大礼堂听面授?亲,现在告诉你种新方法,扫微信,看视频,学单词,跟着行业一男哥奔跑吧~
扫微信,看视频,学单词,跟着行业一男哥奔跑吧~ | |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直播预告 | 复习备考 |
【直播回放】2016考研专硕199管理类联考命题规律及应试技巧(吕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