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是一种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哲学观,曾在很长时间内受到追捧。不过,这是一个注重实效的时代,有越来越多人会霸气地表示:既要过程,也要结果。折射到2016考研上,便是既要高效复习,又要稳稳过线。因此,2016考研,我们必须“也问耕耘,也问收获”!
考研不是儿戏
对于考研,相信大部分小伙伴态度都是认真的,但也不排除有一小部分同学是抱着“既然都考,我也考吧”,“试试看”,“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的态度在参加。出现这样的心态不奇怪,但却非常危险,甚至可以说,失败的可能性极高。既然这样的话,不是相当于在做无用功吗?因此,还是希望考研的小伙伴们能坚定信念,不考则已,考就全力以赴,不要给自己找一些有的没的借口,也不要拿着二战当退路。真正能成事的人,从不给自己留退路。
过线是唯一衡量标准
考研是一场选拔性考试,要想成功取胜,唯一的标准就是通过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分数线每年不同,根据考生的人数、水平、试题的难度而划定,因此,你的目标不应是考多少分,而是要在所有考研人之中占据一个上游的位置。既然参加了考试,就要遵守考试的规则,复习过程是不可逆的,固然多少都会有收获,但归根结底,在这个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靠分数说话。
扎实复习,立足未来
通过考试可以宣布考研战役的胜利,但不意味着战役就此结束。进入研究生阶段,更多的学习任务、更大的课业压力扑面而来。要想在更高深的专业领域内扎实地立足,根基必须从考研复习时就打牢。没有几个人能凭借侥幸通过考试,能用分数证明自己的人必然实力过硬。因此,复习的扎实与否,与将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息息相关。我们既然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又要有立足未来的长远打算。
考研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口,我们要全面地打赢这场战役,不仅要让自己的2016考研复习之路走得扎实而充实,又要确保结果很稳妥,稳稳过线,更要保证将来在专业领域站稳脚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既问耕耘,又问收获!
【文都微课堂】现在的你在哪儿?哪种状态?嘟嘟囔囔在自习室背单词,乌压压挤在密不透风的大礼堂听面授?亲,现在告诉你种新方法,扫微信,看视频,学单词,跟着行业一男哥奔跑吧~
扫微信,看视频,学单词,跟着行业一男哥奔跑吧~ | |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直播预告 | 复习备考 |
【直播回放】2016考研专硕199管理类联考命题规律及应试技巧(吕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