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笔试考试考查的知识点很多,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复习,文都网校特整理了临床助理医学心理学辅导资料,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第三单元心理卫生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
一、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因而对其判断也都是相对的。健康心理的对立面是变态心理,或者说心理异常,都是指心理和行为偏离正常而言,但“变态”与 “常态”,“异常”与“正常”都是相对的,人世间也无所谓“标准人格”或“绝对正常”。心理学家研究心理健康与否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病理学角度:例如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也可认定有心理异常存在。
2.统计学角度:许多在变态心理学看来是属于异常的现象,在正常人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与心理异常患者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差异而已。
3.“文化学”角度: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因此。可以从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符合其生活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社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方面来判断。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的心理学家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心理健康的评价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问题。想获得一个绝对客观的划分标准是不现实的。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2015临床执业医师模块班350元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已公布 | |
名师直播 | 复习备考 |
2015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宝典 2015中医/中西医医师考试复习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