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准备2016考研复习到现在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有的小伙伴基础好,越复习越有信心,越起劲;可是,也有小伙伴越复习越有挫败感,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各门功课压下来压力非常大,特别难受,在做数学的时候,又想起来英语还没看;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又想起来专业课的书本还没过完一遍,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怎么办?头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懒得看考研的相关东西了。
1.客观评价,扬长避短
其实,这是我们在刚开始确定考研的专业和院校的时候就该注意的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难度讲,中等难度的任务更有利于我们产生成就动机。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专业,太难或者是太易,都是不合适的。只有那些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又可以达到的任务才是最合适的,可以让我们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所以,我们在选择专业和院校的时候要合理评价自己。比如,这个专业要考数学一,可是我数一不好,或者我整个数学学得都不好,那么,文都英语老师建议,如果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或者实际能力不够,那么可以考虑果断的放弃考查数学的专业。否则,到了后面的学习中,会觉得压力越来越大,那种感觉让人无法呼吸,甚至面临崩溃。
2.自我调节,轻松面对
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役,而且它的战线拉的很长,我们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把弦崩的紧紧的,要学会调节自己。不少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时候状态好,觉得自己什么都会;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状态不好,什么都不记得,什么都不会了,进而整个人的状态都非常消极,患得患失的。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为什么?因为我们在考研中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就可以了。那考研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无非就是考不上而已。除此之外,也不会有其他的影响了。考研不是唯一出路,也许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就算是要再来一年的话,你也相当于比别人多复习了一年,基础更为扎实,再考的时候肯定也会容易很多。
3.轻重缓急,合理规划
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会有所不同。有的专业大三比较轻松,但有的专业重要的专业课都压在了大三。这就导致了不少同学,一方面要学习学校的课程,另一方面还要复习考研的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等科目。许多学生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分钟需要掰成两分钟,如果这个时候再有一门让你头疼、跟不上进度的考研科目,相信小伙伴们的日子就会非常难熬,六神无主了。鉴于这种情况,文都英语老师认为,我们先不要着急,因为只是焦虑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我们应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规划时间。比如,根据基础阶段各门课的复习任务,弄明白各科的复习重点是什么,在这些重点中,哪门课是我掌握的比较好的,那就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哪门课是学起来有点吃力的,需要多花些时间。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每天分成几块,对于强势学科可以少花点时间;对于比较弱的学科,可以多安排一些时间去学习,并且使用学习效率最好的时间段,学习中有疑问,及时反馈。
总之,在考研的过程中最忌心态的大幅度变动,我们要尽可能做到“处变不惊,宠辱偕忘”,以心如止水的心态,按照制定的2016考研复习计划坚定不移的执行,文都英语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做到蟾宫折桂,勇攀高峰!
【文都微课堂】现在的你在哪儿?哪种状态?嘟嘟囔囔在自习室背单词,乌压压挤在密不透风的大礼堂听面授?亲,现在告诉你种新方法,扫微信,看视频,学单词,跟着行业一男哥奔跑吧~
扫微信,看视频,学单词,跟着行业一男哥奔跑吧~ | |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直播预告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