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考试在即,笔试考试需要大家了解的知识点很多,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应对笔试考试,文都网校整理了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六节 腹痛
一、定义: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理是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2、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3、病理因素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腑在脏
(二)治疗原则:“通”
《医学真传》: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气;下逆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能,则妄矣。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暖肝煎;腹中冷痛,手足逆冷,乌头桂枝汤;腹中雷鸣切痛,附子粳米汤
2、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用大建中汤;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2015临床执业医师模块班350元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已公布 | |
名师直播 | 复习备考 |
2015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宝典 2015中医/中西医医师考试复习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