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5中医助理:中医内科学复习3-1

  医师资格考试在即,笔试考试需要大家了解的知识点很多,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应对笔试考试,文都网校整理了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三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胃痛

  一、定义: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并且对胃痛的病因病机作了论述。《内经》诸多论述为后世治疗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础。

  2、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论治,提出“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创立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等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4、李东垣《兰室秘藏》立“胃脘痛”一门,创益气、温中、理气、 和胃之法。

  5、《医学正传》认为孙思邈所指的九种心痛“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6、《景岳全书》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 以“理气为主”。

  7、李中梓《医宗必读》、孙一奎《赤水玉珠》对“胃无补法”“痛无补法”提出了批评,强调要辨证治疗。

  8、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 经主气,络主血。”指出胃病不仅与气滞有密切关 系,而且“久痛入络”必然引起血行不畅,在治疗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9、林佩琴《类证治裁·胃脘痛》则概括了胃痛之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的病机、主症、治法。从而使本 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胃, 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3、病理因素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4、病理演变:胃痛各型之间可以转化。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可以转为吐血、便血;气滞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转为呕吐、反胃;痰瘀壅塞胃脘可以转为噎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合用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便秘,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湿热伤中证: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唇白舌淡,可用归脾汤

  6、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寒胜而疼甚,哎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热错杂,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

热点聚焦医师关注

2015医师技能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领取时间|地点汇总

2015年医师技能考试大纲汇总

国内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将有重大变革!

实践技能课程热报中

2015医师特训班直降1000/协议班直降600

2015临床执业医师模块班350元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已公布
名师直播复习备考

2015执业医师手把手教实操:直击80分

2015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备考攻略

2015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宝典
2015中医/中西医医师考试复习指南

  201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协议通关班>>>点击购买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