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还有129天,相信许多考生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文都网校每天会为大家搜集整理一部分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在此预祝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2015执业药师复习辅导:中药炮制学8
第八章 炒法
【目的要求】①掌握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及炮制作用;
②熟悉现代研究概况;
③了解炒法的含义
炒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分类┍清炒法(单炒法):炒黄、炒焦、炒炭
┕加辅料炒法(合炒法):麦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热源:最初用火:柴火,有柳木火、桑木火、炭火等。 →→现代多用:煤气、油、电。
基本概念┍火力:指热源的强度 ①文火即小火;
②武火即大火或强火;
③介于文火和武火之间的即为中火。
④文武火是先文火,后武火,或文火、武火交替使用。
火候:药物炮炙程度。即药物的受热程度和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等综合概念。
┕火色:药物炒制受热后色泽的改变。
操作┍手工炒:一般先将锅预热,投入大小分档的药物,迅速拌炒,亮锅底加热至所需程度,取出。
│①用具:有铁锅、铁铲、刷子、簸箕等; ②方法:倾斜放锅(倾斜30~450),利于搅拌和翻动。
┕机器炒:主要用有平锅式炒药机和滚筒式炒药机。
┍平锅式炒药机:适用于种子类药材。
┝滚筒式炒药机:适用于大多数药物。以煤/油/气/电加热,滚筒内壁有螺齿,打正转时炒药,打反转时出药。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药物炒制质量。
┕电脑程控炒药机:(自动或手动)能保证炒制品程度均一,质量稳定。
特别是采用烘烤与锅底“双给热”方式,良好的温场更保证饮片受热均匀并缩短炒制时间。
第一节 清炒法: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
步骤:(锅)预热 →投药 →翻炒 →出锅 →
目的┍①增强疗 a.易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增效【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
b.炒后增强焦香味而增强消食健脾作用【焦麦芽、焦山楂等】
┝②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牵牛子、莱菔子、栝楼仁等】
┝③缓和药性【葶苈子、牵牛子等】
┝④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a.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地榆、槐花、茜草等】;
b.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荆芥、牡丹皮等】
┕⑤保证疗效,利于贮存 a.杀酶保苷【槐米、苦杏、酸枣仁等】;
b.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杀死虫卵,从而利于贮存。
注意事项
┍①锅预热,便于药物受热均匀。[防黏锅,防僵子,缩短炒制时间]
②投药前大小分档;投药后调节火力[一般为文火;山楂、苍耳子、乳香等药物用中火]。
③均匀翻炒,注意亮锅底。[防“伤火”]
┕④看火候出锅,出锅要迅速。
炒黄及炒爆: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置炒制容器中,用文火或中火加热,不断翻动或转动,使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的方法。
炒制程度判定方法┍①对比看:与生品比较,颜色加深即可;
②闻香气:闻到固有的香气逸出。
③听爆声:一般在爆鸣声减弱时即已达到炒制程度,不要等到爆鸣声一点没有。
┕④看断面:用两手将种子掰开,种子断面呈淡黄色时即达到了炒制程度。
炒黄目的
┍①增强疗效【“逢子必炒”】
┝②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牵牛子、莱菔子、栝楼仁等】
┝③缓和药性【如葶苈子、牵牛子等】
┕④保证疗效,利于贮存 a.杀酶保苷【槐米、苦杏仁、酸枣仁等】;
b.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杀死虫卵,从而利于贮存。
炒黄程度:
炒响牵牛子、决明子;炒香酸枣仁、白芥子;炒爆花王不留行;炒去刺苍耳子;炒变色冬瓜子;炒出汗侧柏叶
适用药物
┍ 种子类药物由于种皮坚硬,不利于煎煮,炒黄后角质化或木栓化的外皮膨胀破裂,内部组织疏松,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 某些果实类药物【山楂、栀子等也用炒黄】
┕ 某些含苷类药物【芥子、槐花、苦杏仁用炒黄法,可以破坏分解酶,保存苷类成分,利于这些药物的贮存】
炮制工艺
┍炒黄:取净品置预热的锅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膨胀鼓起,或有密集爆裂声,并透出药物的固有气味时 →取出放凉。
┕炒爆:取净品置预热的锅内,用中火加热,翻炒至药物大部分爆花时,取出放凉。
炒焦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中,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目的:主要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刺激性。
适用药物 ┍消导药~炒焦后可以增强其健脾开胃、消食导滞功效[焦三仙]
┕某些药性过偏的药物炒焦后可缓和药性【如焦栀子缓和苦寒,焦山楂缓和酸性,焦苍术缓和辛燥,焦槟榔缓和克伐伤正】
炮制工艺:取净品置预热的锅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
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味 →取出,放凉。
炒炭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中,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黑褐色,内部焦褐色或焦黄色的炮制方法。
目的:中药制炭后多具有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降低毒性和副作用等目的。
注意事项
┍①炒炭存性,即使之外部炭化,内部保留其固有的药性(一般指药物原有的气味功效,花叶全草类甚至保留原有外形),
切勿全部炭化乃至灰化。
┝②锅温较高,植物类药物易出现火星,为防止燃烧宜喷淋适量清水熄灭之,防止燃烧灰化或酿成火灾。
但注意喷水量不宜过多,且要炒干后出锅。
┕③炭药出锅后必须摊开冷却(约1周左右),或置于密闭容器中隔氧冷却,防止余烬复燃;待充分冷却后再入库收贮。
·★·下列药物中火炒:槐花炭、王不留行、苍耳子、决明子。
【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炒黄用文火;炒炭用中火] | 槐米炭止血作用原因: ①鞣质增加而止血 ②槲皮素增加而止血 ③异鼠李素增加而止血 |
槐花 | 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 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 | |
炒槐花 | 缓和苦寒之性,不致伤中,且能破酶保苷。 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炒炭品。 | |
槐花炭 | 产生涩性,增强止血作用,而清热凉血作用较弱。 用于咯血、便血、衄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出血症 |
【决明子】豆科植物决明子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文火炒至微有爆裂声,色泽加深,并有香气透出] |
决明子 | 生品长于清肝热、润肠燥,疗肝火上炎,目赤涩痛,大便秘结。 |
炒决明子 | 缓和寒泻之性,有平肝养肾之功,可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高脂血症、高血压、白内障等 |
【苍耳子】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文火炒至焦黄,刺焦即可] | 苍耳子的毒性与其所含毒性Pro有关 其毒Pro经水漂或加热可降低毒性。 |
苍耳子 | 消风止痒力强 | |
炒苍耳子 | 毒性降低,偏于通鼻窍,袪风湿,止痛。 |
【莱菔子】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文火炒至微膨胀鼓起,有爆裂声,色泽加深,并有香气透出] |
莱菔子 | 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
炒莱菔子 | 变升为降,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文火炒至微膨胀鼓起,有爆裂声,色泽加深] |
牵牛子 | 生品偏于逐水消肿、杀虫 |
炒牵牛子 | 毒降,性缓,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消积导滞见长 |
【王不留行】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中火炒至大部分爆花] |
王不留行 | 生用长于消痈肿,疗乳痈或其他疮痈肿痛。 |
炒王不留行 | 使松泡,易于煎出有效成分,且走散力强,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
注意:①锅温不够易成“僵子”、“哑子”,过高易焦糊 ~应先试投。②爆花率应大于80%[爆花率↑水溶性浸出物↑] |
【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文火微炒至鼓起,有爆裂声,色微变深,具香气] |
酸枣仁 | 性平,宜入清剂,养心安神、护肝肾。用于心阴不足和肝肾亏损的惊悸、健忘、眩晕、耳鸣和胆热不眠 |
炒酸枣仁 | 性偏温补,宜入补剂,长于养心敛汗。用于心血不足或心气不足的惊悸、健忘、盗汗、自汗及胆虚不眠 |
【山楂】蔷薇科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另有《药典》未收载的野山楂,药材名南山楂(南山楂个小、肉薄核大、酸味较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多生用或炒炭用)。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山楂酸味大,刺激性强,多食易损齿伤胃) |
山楂 | 生品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血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高脂血症等 |
焦山楂 |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可增加苦味,长于消食除胀止泻利。多用于食积泄泻或湿热痢疾。 |
炒山楂 | 炒山楂酸味减弱,药性缓和,可缓解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多用于脾虚食滞或食积停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 |
山楂炭 | 山楂炭有止血止泻功效,用于脾虚泄泻兼有食滞或小儿乳积泄泻。 |
【川楝子】楝科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
川楝子 | 味苦,性寒。疏肝行气,止痛,驱虫 |
焦川楝子 | 缓和苦寒之性,降毒,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 |
盐川楝子 | 能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 |
【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
槟榔 | 槟榔生用峻猛,以杀虫、降气、行水、截疟力胜。驱虫尤以用碎槟榔更好。 |
炒槟榔 焦槟榔 | 炒后可缓和药性,以免克伐太过而耗伤正气,并可减少服后的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炒黄和炒焦的功能相似,均长于消食导滞。但炒品的作用和克伐之性稍强,一般虚人宜用焦槟榔 |
【大蓟】菊科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大蓟 |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
大蓟炭 | 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 |
【地榆】毛茛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
地榆 | 以清热凉血力胜。 |
地榆炭 | 炒炭后长于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症 |
【干姜】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炮制品 | 炮制方法 | 炮制作用及应用 |
干姜 | 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 | 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能守能走。 |
炮姜 | 干姜块或片,砂炒至鼓起, 表面棕褐色 | 苦辛温,温中散寒、温经止血,性能弱于干姜,但作用持久,长于温中止痛,止血止泻 |
姜炭 | 干姜块,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内部棕褐色 | 苦涩温,长于温经止血,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 温经作用弱于炮姜,但止血之力强之。 |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蒲黄 | 性滑,以行血化瘀,利尿通淋力胜;多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仆损伤,血淋涩痛 |
蒲黄炭 | 性涩,能增强止血作用。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 |
【乌梅】蔷薇科梅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生乌梅 | 性味酸、涩、平,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
乌梅炭 | 长于涩肠止泻,止血 |
乌梅肉 | 功同生乌梅,因去核用肉,作用更强 |
醋乌梅 | 功同生乌梅,但收敛固涩作用更强 |
[每100kg净乌梅或乌梅肉,用米醋10kg] |
【荆芥】唇形科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荆芥 | 生用辛散力强,解表透风;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 |
荆芥炭 | 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作用,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及产后血晕 |
第二节 加辅料炒法: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
包括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方法。一般用中火。
目的
①增强疗效【麸炒山药增强健脾作用,土炒白术增强固脾止泻作用
②缓和药性【麸炒苍术缓和燥性
③降低毒性【砂烫马钱子降低毒性
④矫嗅矫味【麸炒僵蚕,矫正其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⑤消除副作用【蛤粉烫阿胶,消除其滋腻碍脾的副作用
⑥便于粉碎【滑石粉炒刺猬皮,便于粉碎
麸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 ·[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
目的:①增强疗效 【白术、山药、神曲等可以增强健脾作用;
②缓和药性 【苍术、枳壳等可以缓和辛燥之性;枳实可以缓和破气作用,以免伤正;
③矫嗅矫味 【僵蚕可以矫正腥臭气味,便于服用。
方法:将锅预热,均匀撒入麦麸,待起烟,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投入锅中与麦麸翻炒,
并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至深黄色,出锅,筛去麦麸,放凉。
注意事项:①辅料用量要适当。量少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要求,量大则浪费;
②锅要预热好,以“麸下烟起”为度;
③注意火力适当。一般用中火加热,并要求火力均匀;
④出锅要迅速,筛去残留的麦麸。
【僵蚕】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干燥虫体。
| |||||
麸炒 | 麸炒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健脾燥湿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 | ||||
焦苍术 | 炒焦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泻。 |
【枳壳】芸香科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枳壳 | 辛燥,作用较强。偏于行气宽中除胀 |
麸炒 | 缓和峻烈之性,偏于理气健胃消食 |
米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或将米在锅底结成锅巴,将药物在锅巴上翻炒的方法。
·[药物每100kg,用米20kg]
目的┍①降低毒性、矫嗅矫味【斑蝥、红娘子等昆虫类药物,米炒后可降低毒性和矫正气味;
┕②增强疗效【党参米炒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方法┍①将米置热锅中加热至起烟,投入净制或切制的药物,中火拌炒至药物变为黄色,
米成焦黄或焦褐色,出锅,筛去米,放凉。
┕②锅预热,撒入浸湿的米,使平贴锅底,中火加热至起烟并成锅巴时,投入净制或切制的药物,
在锅巴上轻轻翻动药至黄色,米变焦黄或焦褐色,取出,筛取米,放凉。
注意事项:①昆虫类药物~以米至焦黄或焦褐色为度;
②植物类药物~以药物变黄色为度;
③锅巴炒时注意不要将锅巴翻破。
※【斑蝥】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斑蝥 | 毒性大,奇臭,一般外用,以攻毒蚀疮为主。用于瘰疬瘘疮,痈疽肿毒,顽癣瘙痒等 |
米炒 | 米炒后降低毒性、矫正气味,可供内服。以通经,破瘕散结为主。 用于闭经,癥瘕,狂犬咬伤,瘰疬,肝癌,胃癌等 |
注意事项: | ①去头足翅;②劳动保护 ~戴眼罩或防毒面具;③炒制后的米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
米炒原理: | 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是110℃。米炒时锅温为128℃, 正适合斑蝥素的升华,又不至于温度过高致使斑蝥焦化 |
土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适量灶心土(伏龙肝)拌炒的方法。 ·[药物每100kg,用灶心土25~30kg]
目的:增强山药、白术等药物固脾止泻的作用。
方法:灶心土细粉置锅中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净制或切制的药物,
中火翻炒至药物表面均匀挂一层土粉(挂土色),并透香气。出锅,筛去土粉,放凉。
注意事项┍①灶心土在使用前需碾细过筛,土块过大则传热不均匀。
┝②灶心土加热至灵活状态,保证土温均匀一致,投药。
┝③药物投入锅中后应调整火力,一般用中火,防止焦糊。
┕④土炒同种药物,土可以反复使用,若土色变深,应及时更换新土。
【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山药 | 生用益肺肾之阴,补肾生精。 |
土炒 | 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 |
麸炒 | 长于补脾和胃,益肾固精。 |
【白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白术 | 健脾燥湿,利水消肿。多用于水湿内停之痰饮或水气外溢之水肿,以及风湿痹痛 |
土炒 | 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
麸炒 | 缓和燥性,增强健脾、消胀作用。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
砂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热砂共同拌炒的方法。 ·[砂用量以能掩盖所加药物为度]
目的:①净制去毛【骨碎补、狗脊、马钱子;
②矫嗅矫味【鸡内金、脐带、刺猬皮;
③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龟甲、鳖甲、山甲、狗脊、豹骨等;
④降低毒性【马钱子
方法:武火加热砂至灵活状态,投入净制分档的药物,不断翻炒药物至质地酥脆或膨胀鼓起,或边缘卷曲,
外表黄色或加深时取出,筛去砂,放凉(→趁热投入醋液中略浸,取出,干燥。
注意事项┍①河砂可以反复使用,但需将其中残留杂质除去。炒过毒药的砂不可再炒其他药物;
┝②油砂在反复使用时每次均需先行添加食用油拌炒;
┝③砂温要适中。过高易使药物焦糊,应添加冷砂或调小火力以控制砂温;
┕④砂炒的温度高,需勤加翻动,及时出锅并立刻筛去热砂;需要醋浸淬的药物应趁热投入醋液。
【穿山甲】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片。
穿山甲 | 质地坚硬,并有腥臭气,多不直接入药 |
炮山甲 | 砂炒后质变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多用于痈疡肿毒,风湿痹痛 |
醋山甲 | 砂炒醋淬后能增强其活血止痛作用,并矫正其腥臭气味, 且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其通经下乳力强 |
【马钱子】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马钱子 | 剧毒,质坚,外覆大量细绒毛,不易加工,多做外用。 用于痈疽初起,瘰疬结核或关节肿痛,外伤瘀血肿痛 |
砂炒 | ①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且易去绒毛; ②加热可降毒,便于内服。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
注意事项: | 砂烫马钱子以温度230~240℃,时间3~4min为最佳。 |
砂炒降毒机制: |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其主要成分,也是毒性成分。药效前者远强于后者 ①药效强的成分下降少,弱的下降多 ②转化生成的成分药效不降,毒性降低 |
【鳖甲】、【龟甲】
◆ | 炮制品 | 炮制方法 | 炮制作用 |
鳖甲 | 鳖甲 制鳖甲 | 浸泡,除去皮肉筋膜 砂炒醋淬 | 养阴清热,潜阳熄风力强,质地坚硬。 使酥脆易粉碎,并矫味;醋制增强入肝消积、软坚散结 |
龟甲 | 龟甲 制龟甲 | 浸泡,除去皮肉筋膜 砂炒醋淬 | 滋阴潜阳力强,但坚硬难于粉碎。 使酥脆易粉碎,并矫味;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力胜。 |
【鸡内金】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
炮制品 | 炮制作用及应用 |
鸡内金 | 生用长于攻积,通淋化石,多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和胆道结石 |
砂炒鸡内金 | 增强健脾消食作用,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及小儿疳积等 |
焦鸡内金 | 长于消食止泻,并可固精止遗,用于伤食腹泻,肾虚遗精遗尿等 |
醋鸡内金 | 有疏肝助脾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等症 |
蛤粉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蛤粉同炒的方法。 ·[药物每100kg,用蛤粉30~50kg]
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制剂;
②降低药物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
③增强某些药物清热化痰作用。
方法:将研细过筛的蛤粉置热锅中,中火加热至滑利易翻动时,投入药物翻炒至膨胀鼓起,
内部疏松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注意事项┍①胶块切成丁,大小分档,分别炒制;
┝②蛤粉炒时应适当控制火力,防止焦糊或烫僵;
┝③下锅后应快速翻动,防止粘连,造成不圆整;
┕④炒制同种药物,蛤粉可反复使用,直至颜色加深后及时更换。
【阿胶】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用量均为30~50kg/每100kg阿胶]
炮制品 | 操作要点 | 炮制作用及应用 |
阿胶丁 | 取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方块 | 生用长于滋阴补血,用于血虚痿黄,眩晕心悸, 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 |
蛤粉炒 | 蛤粉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分档的阿胶丁,翻烫至鼓起呈圆球状内无溏心 | 降低滋腻之性,矫味,蛤粉炒善于补肺润燥, 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烫后质地酥脆,宜入丸散 |
蒲黄炒 | 蒲黄炒至微变色,投入分档的阿胶丁,翻炒至鼓起呈圆球状,内无溏心 | 蒲黄炒止血安络力强, 多用于阴虚咯血,崩漏,便血。 |
滑石粉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滑石粉同炒的方法。 ·[药物每100kg,用滑石粉40~50kg]
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象皮、黄狗肾;
②降低毒性和矫正不良气味【水蛭、刺猬皮。
方法:将滑石粉置锅内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分档的药物翻炒至质地酥脆或鼓起
或颜色加深或刺卷曲,出锅,筛去辅料。
注意事项:①控制火力防止生熟不均或焦化; ②辅料可反复使用。
【刺猬皮】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干燥外皮。
炮制品名 | 炮制方法 | 炮制作用及应用 |
刺猬皮 | 碱水洗净油污,清水漂净,润透,剁成小方块 | 一般不生用,临床多用炒制品。 炒后质地松泡酥脆,便于煎煮和粉碎,醋淬尤能矫嗅矫味 用于胃痛吐食,痔瘘下血,遗精,遗尿等 |
滑石粉炒 | 滑石粉炒至刺尖卷曲焦黄,质地发泡。 [每100kg刺猬皮用滑石粉40kg] | |
砂炒 | 砂炒至刺尖卷曲焦黄,质地发泡,或趁热醋淬 |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 |
精品试听 | 复习备考 |
2015执业西药师精讲强化药事管理与法规(朱鹏飞)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