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文都网校专门为大家提供练习题、考试资料、网络辅导、医学讲座等全方面的医学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学辅导资料,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第十七章 贫 血
【要求】
1.贫血概论的诊断标准、分类、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诊断步骤、治疗原则、输血指征及注意事项。
2.铁缺乏症的概念、铁代谢、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补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型、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治疗。
4.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步骤、溶血的实验室检查、溶血性贫血病因的实验室检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型及治疗原则、溶血性贫血脾切除治疗的指征。
【考点】
1.贫血的诊断标准: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为贫血。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血细胞比容的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意义。输血的指征。
2.铁缺乏的概念。铁的来源: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每天只需从食物中摄取1~1.5mg的铁。
3.缺铁性贫血的病因: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铁的吸收障碍、慢性失血等。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缺铁性贫血应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鉴别。补充铁剂的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及补充贮存铁。
4.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再障发病与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有关。
5.重型再障及慢性再障的临床特点。再障的骨髓象特点。重型再障的血象诊断标准:网织红细胞<0.01,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及血小板<20×109/L。骨髓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
6.溶血性贫血临床上按发病机制分为红细胞内异常和红细胞外异常。急性溶血的临床表现。贫血、黄疽、肝脾肿大是慢性溶贫的三大特征。红细胞破坏过多的实验室证据是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血红蛋白血症、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和含铁血黄素尿。
7.温抗体型AIHA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因不明(特发性)及继发性两种。温抗体型AIHA治疗原则:病因治疗;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溶血性贫血脾切除的指征。
热点聚焦 | 医师关注 |
2015临床执业医师模块班350元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已公布 | |
名师直播 | 复习备考 |
2015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复习宝典 2015中医/中西医医师考试复习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