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还有147天,相信许多考生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文都网校每天会为大家搜集整理一部分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在此预祝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2015执业中药师复习辅导:中药药理学1
第一章 绪论
§大纲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2. 熟悉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目的和任务
3. 了解中药药理学发展史
§重点及难点提示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目的和任务
§内容精讲
一、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是一门桥梁学科。
中药: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
机体:人体、动物体及病原体。
研究内容: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中药药效学: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
中药药动学:中药及其化学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
学科任务
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内涵。单味和某一类药并举,前者说明物质基础,后者形成理论。
2.与临床研究密切结合,提高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
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如药性理论、归经、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治则研究,已初步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概念。
4.中药新药开发。
5.促进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分支学科。
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1.上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的麻黄研究和相继进行的几十味中药的研究是开创性工作,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研究思路,即提取化学成分,通过筛选研究确定其药效和有效成分,与植物药的研究模式极为相似。
2.50-80年代,开展了中药对呼吸、心血管、中枢、抗感染和抗肿瘤的研究。
3.进入90年代,复方、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的研究增多。形成了两条清晰的研究思路:植物药研究思路和复方整体研究。
复方研究明确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多层次、多靶点的概念,强调中药复方作用的多效性,并通过整体复方的分离提取寻找有效部位或单体。
作用机理研究在此阶段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许多单味药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以至基因水平。
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的中药粗制剂体外研究的方法学问题,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引进和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不良反应及毒性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药毒理作用研究有了较大发展。
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学等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 |
精品试听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