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一

更多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辅导:重点25

  2014执业药师考试已经结束,许多考生都在积极备考2015执业药师考试。文都网校每天都会为大家搜集整理一些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辅导:重点25

  第二十五章 收涩药

  一、含义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二、性能功效

  陈藏器说:“涩可固脱。”李时珍指出:“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散。”本类药物味着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

  三、适应范围

  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四、配伍方法

  收涩药,主要是用其收敛固涩之性敛其耗散,固其滑脱,以治滑脱病证。但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故应用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为此临床应用本类药,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则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药;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者,当配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者,当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肺肾虚损,久咳虚喘者,当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等等。总之,庆根据具体证候,寻求根本,适当配伍,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五、使用注意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蔻"之弊。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六、分类

  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大致上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个部分。但在药物作用方面,某些药物往往表现出多种的功用,故须进一步予以综合比较。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一、功效

  本类药物能和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理,而有固表敛汗止汗之功。

  二、适应范围

  临床常用于肺脾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的自汗证及肺肾阴虚,阳盛则生内热,热迫津外泄的盗汗证。

  三、配伍方法

  治气虚自汗当配补气固表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当配滋阴除蒸药同用,以治病求本。

  四、使用注意

  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非本类药物所宜。

  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

  共同点:

  麻黄根、浮小麦与糯稻根须皆为常用的固表止汗药,均能收敛止汗。都可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常配伍补益药同用。

  不同点:

  麻黄根甘平,作用单纯而药力较强,为临床止汗专品。内服、外扑均能止汗。

  浮小麦甘凉,既能敛汗,又能益气,除热,也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

  此外,浮小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入药,而小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的成熟颖果入药。

  小麦甘微寒,功偏养心除烦,主治心神不安,烦躁失眠,妇人脏躁证。

  糯稻根须甘平,又能退虚热,兼能益胃生津。也可用于病后阴虚口渴,虚热不退,以及骨蒸潮热等证。

  麻黄(解表药) 麻黄根

  共同点:

  麻黄与麻黄根均来源于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但入药部位不同,作用相反。二者一发汗,一止汗,作用不同,应区别使用。

  不同点:

  麻黄为草质茎入药,长于发汗解表,主治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且麻黄又善于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又常用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水肿兼有表证者等证。

  麻黄根则为根及根茎入药,长于收敛止汗,主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产后虚汗等证。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一、性能功效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喘和涩肠止泻痢作用。

  二、适应范围

  1.具有敛肺止咳作用者适用于肺虚喘咳,久治不愈和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肺肾喘证。

  2.具有涩肠止泻痢作用者适用于大肠虚寒不能固摄和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

  三、配伍方法

  治久咳虚喘者,视肺、肾虚亏情况,选用补肺益气药或补肾纳气药同用。治久泻、久痢,若兼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药;若兼气虚下陷者,配补气升提药;若兼脾胃气虚者,配补益脾胃药。

  四、使用注意

  本类药酸涩收敛。属敛肺止咳之品,对痰多壅肺所致的咳喘不宜用;属涩肠止泻之品,对泻痢初起,邪气方盛,或伤食腹泻者不宜用。

  五味子 五倍子 乌梅 诃子 罂粟壳

  共同点:

  五味子、五倍子、乌梅、诃子与罂粟壳皆上能敛肺,下能涩肠,均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都可用治:

  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其中:五味子与五倍子又皆能涩精,敛汗。也可用治:

  1.肾虚精关不固的遗精滑精;

  2.体虚的自汗、盗汗等证。

  不同点: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既能敛肺,又能滋肾),又可用治肺肾两虚之喘咳;若配伍辛温宣散的麻黄、细辛、干姜等药,也可用治寒饮喘咳者。

  且五味子又能生津止渴,宁心安神。也常用治:

  1.热伤气阴,汗多口渴(常配伍人参、麦冬),以及阴虚消渴;

  2.阴血亏损,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多梦等证。

  此外,本品研末内服,对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亦有治疗作用。

  五倍子酸涩性寒,又能降火,止血。也可用治:

  1.肺热痰嗽;

  2.崩漏下血、便血痔血等证。

  此外,本品外用还有解毒、消肿、收湿、敛疮、止血等功效。

  乌梅酸涩性平,又能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止血。也可用治:

  1.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证;

  2.虚热消渴;

  3.崩漏下血等证。

  本品止泻止血宜炒炭,安蛔生津宜生用。

  诃子苦酸涩平,又能下气利咽开音。也常用治肺虚久咳失音,以及痰热郁肺、久咳失音者。

  本品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

  罂粟壳酸涩性平,又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也可用治心腹筋骨诸痛证。

  本品止咳宜蜜炙用,止泻止痛醋炒用。

  注意:罂粟壳有毒,易成瘾,不宜过量或常用久服。

  椿皮 石榴皮

  共同点:

  椿皮与石榴皮均能涩肠止泻,止血,止带,杀虫。都可用治:

  1.久泻久痢;

  2.便血崩漏;

  3.白带过多;

  4.蛔虫腹痛。

  此外,外用均能杀虫止痒,用治疥癣瘙痒。

  不同点:

  椿皮苦涩性寒,又善于清热燥湿。也常用治湿热泻痢、带下黄稠,血热崩漏、月经过多等证。

  石榴皮酸涩性温,以涩肠止泻为长,多用治久泻久痢。

  此外,本品兼能涩精,亦可用于遗精滑精。石榴皮入汤剂生用,入丸散多炒用,止血多炒炭用。

  肉豆蔻 诃子

  共同点:

  肉豆蔻与诃子均能涩肠止泻,都可用治肠滑不禁,久泻久痢。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肉豆蔻辛行温通,长于温中行气。又常用治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以及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等证。

  本品内服须煨熟去油用。

  诃子苦酸涩平,又能敛肺止咳,下气利咽开音,也常用治肺虚久咳失音,痰热郁肺、久咳失音等证。

  肉豆蔻 白豆蔻(化湿药)

  共同点:

  肉豆蔻与白豆蔻皆以豆蔻命名,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均能温中行气。都可用治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

  但二者科属来源不同,作用有别: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高大乔木植物肉豆蔻的成熟种仁。

  本品又归大肠经。本品固涩之力较强,长于涩肠止泻,又常用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以及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等证,治疗后者常配伍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

  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

  本品又归肺经。本品行气之力较强,又长于化湿,温胃止呕。也常用治: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2.湿温初起;

  3.胃寒呕吐等证。

  赤石脂 禹余粮

  共同点:

  赤石脂与禹余粮皆为矿物药。味甘涩,均能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固崩止带。都可用治下焦不固,肠滑不禁的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妇女崩漏,白带过多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

  注意:二者重坠堕胎,孕妇不宜使用。

  不同点:

  赤石脂性温,外用又具有收湿敛疮生肌之功。外用也可用于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外伤出血等证。

  注意:

  ①赤石脂入汤剂宜包煎;

  ②官桂畏赤石脂,不宜同用。

  禹余粮性平,质重沉降,功专固涩下焦,主治下焦滑脱不禁的证候。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一、性能功效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某些药物带兼有补肾之功。

  二、适应范围

  适用于肾虚不固,膀胱失约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以及带下等证。

  三、配伍方法

  本类药常与补肾药配伍同用,以标兼治。

  四、使用注意

  本类药酸涩收敛,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精、尿频等不宜用。

  桑螵蛸 覆盆子

  共同点:

  桑螵蛸与覆盆子皆味甘,归肝肾经,均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都可用治:

  1.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肾虚阳痿等证。

  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桑螵蛸甘咸平,尤宜于遗尿尿频,兼治白带过多。

  本品入丸散效优。

  覆盆子甘酸微温,兼能益肝肾明目,也可用治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

  桑螵蛸 海螵蛸

  共同点:

  桑螵蛸与海螵蛸皆以螵蛸命名。同归肝肾经,均能固精缩尿止带。都可用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等证。但二者来源不同,功用有别。

  不同点:

  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卵鞘入药。

  本品甘咸平,又能补肾助阳,用于肾虚阳衰所致的上述病证,尤宜于遗尿尿频。

  也可用治肾虚阳痿。

  海螵蛸(即乌贼骨)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入药。

  本品咸涩微温,固涩之力较强,而无补益之功,多用于遗精带下。

  又能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外用)收湿敛疮。也可用治:

  1.崩漏下血,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2.胃痛吐酸;

  3.湿疮,湿疹,溃疡多脓、久不愈合者。

  莲子 芡实

  共同点:

  莲子与芡实皆为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的成熟种子或种仁入药。

  二者均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都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止带。同可用治:

  1.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常配伍龙骨、牡蛎等药;

  2.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等症,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药;

  3.脾虚白带过多,或脾肾两虚的带下不止等证。

  二者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莲子作用偏于补脾而补力较芡实为强,习称“脾果”。

  同时,莲子又归心经,又能养心安神,交通心肾。也可用治心肾不交所致的虚烦、心悸、失眠等证。

  芡实作用偏于肾,虽补力不及莲子,但能除湿;虽收涩,但不燥、不腻、不敛湿邪,脾虚湿盛的久泻不止、白带过多者芡实尤为多用。

  若与清热燥湿、利湿之黄柏、车前子等配伍,也可用治湿热带下。

  莲子 莲须 莲房 莲子心 荷叶 荷梗

  共同点:

  莲子、莲须 、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同出一物,皆来源于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莲。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作用有别。

  不同点:

  莲子为莲的种子入药。味甘、涩,性平,功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主治肾虚遗精、遗尿,脾虚食少、久泻,脾虚或脾肾两虚的带下过多,心肾不交的虚烦、心悸、失眠。

  莲须为莲花中的雄蕊入药。味甘、涩,性平,功能固肾涩精。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不止。

  莲房为莲的成熟花托入药。味苦、涩,性温,功能止血化瘀。主治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本品宜炒炭用。

  莲子心为莲子中的青嫩胚芽入药。味苦,性寒,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主治温热病热入心包,高热,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荷叶为莲的叶片入药。味苦、涩,性平,功能消暑利湿,升阳止血。主治暑热病证、脾虚泄泻和多种出血证。

  荷梗为莲的叶柄及花柄入药。味苦,性平,功能通气宽胸,和胃安胎。主治外感暑湿、胸闷不畅,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山茱萸 吴茱萸

  共同点:

  山茱萸与吴茱萸均以茱萸命名,皆性温,归肝经,但二者科属来源不同,功用相差很大。

  不同点: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

  本品酸涩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助阳;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为补益肝肾之要药。常用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酸耳鸣,以及肾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证。

  且山茱萸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也常用治:

  1.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

  3.大汗不止、体虚欲脱者。

  4.消渴证。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接近成熟的果实。

  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功擅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常用治寒疝腹痛,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的厥阴巅顶头痛、呕吐涎沫,脘腹冷痛等证,为治寒滞肝脉诸痛证之要药。

  并能燥湿,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又常用治:

  1.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

  2.胃寒呕吐,肝郁化火之呕吐吞酸;

  3.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等证。

  金樱子 刺猬皮

  共同点:

  金樱子与刺猬皮均能固精缩尿,功专固涩下焦而无补益之功,都可用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证。

  不同点:

  金樱子酸涩性平,固涩之力较强,又能涩肠止泻,也可用治脾虚久泻、久痢,以及崩漏,带下,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刺猬皮苦平泄降,又能收敛止血,化瘀止痛。也可用治:

  1.便血痔漏;

  2.气滞血瘀的胃脘疼痛。

                  热点聚焦
                药师关注

 2015执业中药师变化大?文都为你支招

 2015执业西药师备考锦囊

 

2015药师特训班降500/协议班降200元

2015执业药师模块班300元起 


                  精品试听
                复习备考

 2015执业中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备考计划(王奇君)01

 2015执业中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备考计划(王奇君)02

 2015执业中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备考计划(王奇君)03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5执业药师考试,不将就 

谈谈第七版《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