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与养性,教子与持家,交友与处世,用人与理财,治军与为政——这是《曾国藩家书》中所涉及到的五个方面,作为连毛泽东、蒋介石都非常推崇的精神偶像,2016考研的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曾国藩家书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考研启示 】读书的目的,这大概是很多人都不曾认真思考过的内容,或许我们在刚刚背上书包的那一刻,也曾想过要报效祖国要建设家乡。可是日复一日,读书的目的也愈加现实和功利,我们知道读书能带我们走进所谓的“上层社会”,能让我们活得更舒坦,至于到底如何才能达到这些目的,其实我们也是一无所知。当这些目的没有达到,或者说,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稍有不顺,我们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读书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快乐可言。或许在你遇到瓶颈的时候,回归读书本来的意义不失为一个良策,读读曾国藩的这句话,问问自己做到了多少。
【曾国藩家书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考研启示 】做事必须有恒心,否则一事无成。就拿考研来说,坚持按计划复习,要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果自然不会好;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要有恒心,随心所欲浑浑噩噩,不到上战场便自行崩溃;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要有恒心,情绪波动太大抗压能力太弱,就无可成之事。
作为一本书信集,曾国藩不仅在内容上精雕细琢,而且在书信的格式用词上也很讲究,忽然想起很多考生在写书信作文的时候,只顾着内容,却忽略了正确的格式,这点一定要注意啊。
【附】
《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
简介: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文都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