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执业药师考试结束,考生们即将要面临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各位考生朋友都在积极的备考复习吧,在这里小编每天会为大家准备一些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第十九章 活血祛瘀药
一、含义
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二、性能功效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善于走散通行,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
三、适应范围
本章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如内科之胸、腹、头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之癥瘕积聚;中内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外伤科之跌扑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四、分类
活血化瘀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本章药物数量较多,为便于学习掌握,今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之不同,分为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癥四类。
五、配伍方法
应用本章药物,除根据各类药物的不同特点加以选择应用外,还需针对形成瘀血的不同病因病情,随证配伍,以标本兼顾。如寒凝血瘀者,配温里散寒药;热搏血分,热瘀互结者,配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药;风湿痹阻,经脉不通者,配祛风湿药;癥瘕积聚,配软坚散结核;久瘀体虚或因虚而瘀者,配补益药。再则,为了提高活血祛瘀之效,常与理气药配伍同用。因“气为血帅”、“气滞血亦滞”、“气行则血行”。
六、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一、性能功效
本类药物大多具辛行,辛散之性,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二、适应范围
1.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痹痛及跌打损伤阏痛等。
2.亦可用于其他瘀血证。
三、配伍方法
活血止痛药各有其特点,在应用时应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和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如肝郁血瘀者,选兼理气疏肝之品,并配其他疏肝理气药;外伤科痈肿伤痛,选兼消肿者,并配活血疗伤,活血消痈之品;妇女经产诸痛,配养血活血调经之品。
川芎 延胡索 五灵脂
共同点:
川芎、延胡索与五灵脂均能活血止痛。都可用治血滞诸痛,如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等证。
其中,川芎、延胡索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尤宜于血瘀气滞所致的疼痛病证。
不同点:
川芎主归肝胆心包经,为“血中之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瘀气滞所致的内、儿、妇、外、伤诸科病证均可使用,如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心腹疼痛,胁肋疼痛,癥瘕积聚等证,兼有寒者尤为适宜。
且川芎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旁通经络”,又善于祛风止痛。又常用治头痛,以及风寒湿痹、肢节疼痛。为治头痛之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配伍使用。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
延胡索止痛作用优良,“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临床广泛地用于气血瘀滞所致身体各部位的疼痛。
本品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
五灵脂又能化瘀止血。也可用治出血而内有瘀滞者,如妇女崩漏、月经过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者。
本品入汤剂宜包煎。
“十九畏”中人参畏五灵脂,不宜同用。
郁金 姜黄
共同点:
郁金与姜黄均来源于姜科植物,皆辛散苦泄,都能活血行气止痛。同可用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癥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郁金性寒,以气滞血瘀有热者用之为良。
并能凉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又可用治:
1.热病神昏,癫痫痰闭。
如治疗湿温病湿浊蒙闭心窍所致的胸脘痞闷,神志不清者,常配伍石菖蒲、栀子等;若癫狂或癫痫痰火蒙心者,常配伍白矾;
2.吐血,衄血,以及妇女倒经等气火上逆之出血证;
3.湿热黄疸,肝胆结石。
注意:“十九畏”中丁香畏郁金,不宜同用。
姜黄性温,以寒凝气滞血瘀者用之为佳。
且能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又可用治风寒湿痹,肩臂疼痛(风湿臂痛)。
此外,本品配伍可外用治痈肿疔毒。
乳香 没药
共同点:
乳香与没药均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二者止痛作用比较明显,皆为常用的活血止痛药。
凡临床内、妇、儿、外、伤诸科见有瘀滞疼痛者,如血滞经闭痛经,胸痹心痛,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痈疽肿痛,肠痈腹痛等证,二者均可使用。
并可用治疮疡溃后、久不收口。
二者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乳香辛散温通,善于活血伸筋,兼能行气。
没药苦泄,散血化瘀之力较强(偏于散血化瘀)。
注意:二者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多,胃弱者尤应慎用。生品刺激性较强,入药宜炒去油用。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一、功效
本类药物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善调畅血脉而调经。
二、适应范围
1.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之证。
2.亦可用于瘀血痛证、癥瘕以及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
三、配伍方法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调畅,经有定时,经行调畅。故在使用活血调经药时,常配伍疏肝理气之品。
川芎 丹参
共同点:
川芎与丹参皆为常用的活血药,均能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都可用治瘀血阻滞所致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以及心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证。二者皆为妇科活血调经的要药。
二者对内儿妇外伤诸科瘀血证,均可使用。
二者酒制均能增强活血作用。
不同点:
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故寒凝气滞血瘀者尤为适宜。
且川芎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旁通络脉”,又善于祛风止痛。也常用治头痛,以及风寒湿痹。为治头痛之要药,随证配伍可用治多种头痛。
丹参味苦性微寒,既能活血,又能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同时,丹参又能凉血消痈,安神。也可用治:
1.疮疡痈肿;
2.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3.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时有谵语、烦躁不寐或斑疹隐隐,以及杂病心悸怔忡、失眠等证。
注意:丹参反藜芦,不宜同用。
思考题1.“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一说对否?为什么?
思考题2.“诸参皆补”一说对否?为什么?举例说明。
桃仁 红花
共同点:
桃仁与红花均能活血祛瘀通经。同可用治内儿妇外伤各科瘀血证,如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心腹刺痛及跌打损伤等证。两者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桃仁苦甘平,有小毒。本品活血又能消内痈,也常用治肺痈、肠痈。
并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又可用治:
1.肠燥便秘;
2.咳嗽气喘。
红花辛散温通,专入血分,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力较强,“少用活血,多用破血”。
又可用治热郁血滞所致的斑疹色暗。
此外,番红花的功用与红花相似而药力较强,又兼凉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热郁血瘀、斑疹色不红活者。本品货少价贵,临床少用。
益母草 泽兰
共同点:
益母草与泽兰皆辛散苦泄,均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同可用治:
1.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经行不畅,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妇科瘀血证,以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二者皆为妇科经产(胎前产后)之良药,临床常相须为用。
2.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对水瘀互阻的水肿尤为适宜。
不同点:
益母草性微寒,以血热瘀滞者用之为佳。且本品活血调经之力较强,尤为妇科经产(胎前产后)之要药。
其治水肿,现代多用治急、慢性肾炎水肿。
并兼能清热解毒消肿,又可用治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此外,茺蔚子为益母草的果实入药,活血调经之功与益母草相似,又能凉肝明目。也可用治肝热头痛、目赤肿痛,以及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泽兰性较温和,行而不峻,祛瘀不伤正气。
其治水肿,多用治产后浮肿,小便不利。
怀牛膝 川牛膝
共同点:
牛膝有怀牛膝与川牛膝之分。怀牛膝与川牛膝皆苦甘酸平,归肝肾经,性善下行。均能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引药下行。都可用治:
1.瘀血阻滞所致的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以及跌打伤痛等证;
2.肝肾亏虚,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无力,以及湿热成痿,足膝痿软。治疗后者常配伍黄柏、苍术。
穿山甲 王不留行
共同点:
穿山甲与王不留行均能活血通经,下乳,二者皆为通经下乳之要药。都可用治: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证;
2.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等证。
二者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穿山甲性善走窜,泄降力猛,药力较强。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也可用治:
1.风湿痹痛,癥瘕积聚;
2.疮痈肿毒,瘰疬痰核等证。
王不留行又能利尿通淋,也可用治淋证小便涩痛。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一、功效
本类药物善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敛疮。
二、适应范围
1.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损,金疮出血等伤科疾患。
2.也可用于其他一般血瘀病证。
因肝主筋,肾主骨使用本类药物治骨折筋损之证时,还须配伍补肝肾强肾筋骨之品,以促进骨折伤损的愈合复原。
自然铜 刘寄奴 苏木
共同点:
自然铜、刘寄奴与苏木均能活血疗伤,消肿止痛,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为中医骨伤科常用药。
其中刘寄奴、苏木又能活血通经。也可用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证。
不同点:
自然铜尤长于促进骨折的愈合,为伤科续筋接骨之要药,内服外敷均可。
刘寄奴外用能止血,可治创伤出血。
此外,本品尚能消食化积止泻痢,也治食积不化,脘腹胀痛,赤白痢等证。
苏木“少用活血,多用破血”。
骨碎补 狗脊
共同点:
骨碎补、狗脊二者均归肝肾经,都能补肝肾,强筋骨。同可用治肝肾亏虚,腰膝酸痛,筋骨痿软无力。
不同点:
骨碎补又善于活血续伤。也常用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此外,取其补肾之功,也可用治肾虚耳鸣耳聋、牙痛、久泻。
狗脊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祛风湿,故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者尤为适宜。
同时,取其温补固摄之功,也可用治肾气不固之遗尿尿频、白带过多。
此外,狗脊根上的茸毛贴金疮跌损,有止血生肌之效,但应注意药物和创口的消毒处理,以防化脓溃烂。
血竭 儿茶
共同点:
血竭与儿茶均能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敛疮。同可用治:
1.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伤出血;
2.疮疡久溃不敛等证。
二者内服皆多入丸散。
不同点:
血竭活血散瘀止痛又可用治血滞心腹刺痛,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儿茶外用又能收湿敛疮,用治湿疮流水,牙疳口疮等证。
此外,本品内服能清肺化痰,可用于肺热咳嗽。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一、功效
本类药物药性强烈,能破血逐瘀而消癥积。
二、适应范围
1.以虫类药占多,主治瘀血程度较重的癥瘕积聚为特点。
2.也可用于血瘀经闭、瘀肿疼痛、偏瘫等症。
三、配伍方法
应用时常配行气破气药以加强祛瘀消癥之效,或配攻下药以攻逐瘀血。又本类药物药性峻猛,且大多有毒,易耗血、伤阴,所以凡出血证,阴血亏虚、气虚体弱及孕妇,当忌用或慎用。
三棱 莪术
共同点:
三棱与莪术皆辛散苦泄,均为破血消坚之品,都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同可用治:
1.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积聚、经闭痛经、心腹疼痛等证;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证。
二者临床常相须为用。
二者醋制均可增强止痛作用。
不同点:
三棱性平,破血祛瘀之力较强。
莪术性温,破气消积之力较强。
土鳖虫 水蛭 虻虫
共同点:
土鳖虫、水蛭与虻虫皆为虫类药,药力峻猛,有小毒,均能破血逐瘀消癥。同可用治血滞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瘀血重证。三者皆为破血消坚之良药。
不同点:
土鳖虫药力较水蛭、虻虫为缓。又善于续筋接骨,也常用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滞肿痛,为伤科接骨要药。
水蛭作用较虻虫为缓而持久,善破坚积。
虻虫性刚而猛,服后即泻,药过即止。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 |
精品试听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