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执业药师考试结束,考生们即将要面临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各位考生朋友都在积极的备考复习吧,在这里小编每天会为大家准备一些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辅导:重点10-3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一、性能功效
本类药物在多为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随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还兼有利尿作用。
二、适应范围
适用于水肿、膨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
三、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有毒而力峻,易于损伤正气,临床应用当“中病则止”,不可久服。
2.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3.对水肿、膨胀属于邪实而正虚者,在使用本类药物时,要注意处处固护正气,可采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方法施治。
4.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甘遂 大戟 芫花
共同点:
甘遂、大戟与芫花三者皆药性峻猛,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均能泻水逐饮,通利二便。用治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三者常相须为用,再配伍大枣。
其中,甘遂、大戟二药外用皆能消肿散结,用治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三者内服均宜醋制用,以减低毒性;生品宜外用。
对于孕妇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均忌用。
均反甘草,不宜同用。
不同点:
甘遂苦寒,善行经隧之水湿,泻水逐饮、通利二便之力最强,消肿散结之力不如大戟,毒性较芫花为小。
此外,甘遂也可用治风痰癫痫。
注意:甘遂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水,故不入煎剂,宜入丸散服,每次0.5~1g。
大戟泻水逐饮、通利二便之力较甘遂为缓,而消肿散结之力较甘遂为强,三者之中毒性最小。
大戟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
此外,大戟有京大戟、红大戟二种,二者功用相似,均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但:
京大戟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的根,其泻水逐饮之力较强;
红大戟为茜草科多年生植物红大戟的根,其消肿散结之力较强。
芫花泻水逐饮、通利二便之力三者之中最缓,而毒性最大。且以泻胸胁水饮,并能祛痰止咳为长,又能杀虫疗疮。也可用治:
1.寒饮喘咳。
2.头疮,白秃,顽癣等证。
芫花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
牵牛子 商陆
共同点:
牵牛子与商陆二者皆苦寒泄降,有毒,均能泻下逐水,通利二便,作用与甘遂、大戟、芫花相似而药力较缓,但仍为峻下之品。均可用治水肿臌胀,二便不利等正气未衰之证。
注意:二者对于孕妇和体质虚弱者均应忌用。
不同点:
牵牛子又能去积,杀虫。也可用治:
1.痰饮喘咳;
2.胃肠实热积滞,便秘腹胀,或湿热积滞,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3.虫积腹痛等证。
本品炒用药性较缓。十九畏中巴豆畏牵牛,不宜同用。
商陆外用又能消肿散结,用治疮疡肿毒,痈肿初起。
本品宜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巴豆 千金子
共同点:
巴豆与千金子二者皆味辛性温热,有毒,均能泻下逐水退肿,同可用治水肿臌胀,二便不利,正气未衰者。
二者均多制霜用,以减低毒性;且均宜入丸散。
对于孕妇和体质虚弱者均忌用。
不同点:
巴豆性热,有大毒,药力刚猛,善于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常用治寒积便秘急症,为温通峻下之要药。
且能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又可用治:
1.喉痹痰阻,寒实结胸;
2.痈肿脓成未溃,疥癣恶疮等证。
本品入丸散服,每次0.1~0.3g。
十九畏中巴豆畏牵牛,不宜同用。
千金子性温,药力、毒性均较巴豆为缓。又能破血消癥,攻毒杀虫。也可用治:
1.血滞经闭,癥瘕积聚;
2.顽癣,恶疮肿毒,赘疣,毒蛇咬伤。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 |
近期直播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