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一

更多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辅导:重点9-4

  2014年执业药师的考试已于近日结束,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也将进入复习阶段,相信各位考生朋友们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了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汇总了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一相关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第九章 清热药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一、性能功效

  清热凉血药,多为甘苦咸寒之品。咸能入血,寒能清热。多归心、肝经。心主血,肝藏血,故本类药物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

  二、适应范围

  1.主要用于营分、血分等实热证。

  如温热病热入营分,热灼营阴,心神被扰,症见舌绛、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脉细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邪陷心包,神昏谵语、舌蹇足厥、舌质红绛;热入血分,热盛迫血,心神扰乱,症见舌色深绛、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斑疹紫暗、躁扰不安、甚或昏狂。亦可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热出血证。

  2.本类药物中的生地、玄参等,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滋养阴液,标本兼顾。也可用于热病伤阴的病证。

  三、配伍方法

  清热凉血药,一般适用于热在营血的病症。如果气血两燔,可配清热泻火药同用,使气血两清。

  生地黄 玄参

  共同点:

  生地黄与玄参二者皆味甘苦性寒,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同可用治:

  1.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发斑,烦燥不安,口干舌绛,甚则神昏谵语,常配伍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等药。

  2.热病伤阴,舌红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阴虚消渴(内热消渴)。

  3.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4.热甚伤阴劫液而致肠燥便秘,常配伍麦冬。

  因此,无论是热入营血的实热证,还是阴虚发热的虚热证,二者均可配伍使用。

  不同点: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力量较强,为凉血滋阴的要药。

  又常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常配伍生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

  玄参味又咸,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力不如生地,而长于泻火解毒,散结消痈。又常用于:

  1.外感瘟毒,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大头瘟疫;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

  2.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

  3.疮疡肿毒,脱疽。

  注意:玄参反藜芦,不宜同用。

  牡丹皮 赤芍

  共同点:

  牡丹皮与赤芍二者皆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均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都具有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妄行的特点。血热、血瘀所致的病证均可使用,而尤宜于血热兼血瘀者(血热瘀滞者)。二者均常用于:

  1.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发斑,口干舌绛等症。

  2.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

  3.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4.疮疡肿毒。

  二者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牡丹皮味又辛,清热凉血之力较强,善于清透阴血分伏热。又常用于温病后期,邪伏阴分,津液已伤,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症,以及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温邪伤阴,阴虚发热),常配伍青蒿、鳖甲、知母、生地等药。

  且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而能消内痈,又常用治肠痈初起,发热腹痛(肠痈腹痛)等症,常配伍大黄等药。

  赤芍活血散瘀止痛之力较强,血滞诸证赤芍尤为多用。

  且本品又兼能清泻肝火,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等症。

  注意:赤芍反藜芦,不宜同用。

  水牛角 紫草

  共同点:

  水牛角与紫草二者均性寒,皆能清热凉血解毒,都可用治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色不红活,以及麻疹紫黯、疹出不透等证。

  不同点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之力较紫草为强,又常用于:

  1.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烦燥,神昏谵语,舌绛脉数;高热烦燥,惊厥抽搐;

  2.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

  此外,水牛角功同犀角而药力较缓,现代常作为犀角的代用品使用。

  注意:本品入汤剂宜锉碎先煎。

  紫草偏于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色不红活,以及麻疹紫黯、疹出不透。

  此外,也可用于痈疽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多外用。

  第五节 清虚热药

  一、功效

  本类药物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功效。

  二、适应范围

  1.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发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症。

  2.亦可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症。

  三、配伍方法

  使用本类药常配伍清热凉血及清热养阴之品,如生地黄、玄参、鳖甲、龟甲之类,以标本兼顾。

  青蒿 白薇

  共同点:

  青蒿与白薇皆能清虚热,除骨蒸,均具有清中兼透的特点。都可用治:

  1.温热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热病后低热不退,常配伍鳖甲、知母、生地等;

  2.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等症,常配伍鳖甲、知母等药。

  3.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等证。

  不同点

  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清虚热、除骨蒸的力量强,长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清虚热的要药。

  同时,青蒿又能解暑,截疟,又常用于:

  1.感受暑邪,发热头痛口渴。

  2.疟疾寒热往来。

  本品气味芳香,入汤剂不宜久煎。

  白薇苦寒清热,咸入血分,其清热凉血之功,既能退虚热,又能清血分实热,而以退虚热为长,亦可用于温热病邪热入营,以及产后血虚发热。

  同时,白薇并能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兼能清泄肺热。又可用于:

  1.热淋血淋;

  2.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3.肺热咳嗽等证。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共同点:

  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连三者均能清虚热,退骨蒸,皆可用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其中:

  地骨皮、银柴胡尤为退虚热、除骨蒸之佳品。

  银柴胡、胡黄连又能除疳热,也常用于小儿疳积发热,腹大消瘦,毛发焦枯等症。

  不同点

  地骨皮甘淡寒,又能凉血止血,清肺降火。也常用于:

  1.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症。(血热出血)

  2.肺火郁结,气逆不降,咳嗽气喘,皮肤蒸热(肺热咳喘),常配伍桑白皮、甘草。

  银柴胡甘微寒,清疳热的力量强,为清疳热的要药。

  胡黄连苦寒沉降,又能清湿热,也可用于湿热泻痢,痔疮肿痛等证。

  牡丹皮 地骨皮

  共同点:

  牡丹皮与地骨皮均能凉血退蒸,作用相似,前人虽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现代临床并不严格区分,凡阴虚发热,无论有汗无汗,二者并用相得益彰。

  且二者凉血止血之功,也常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症(血热出血)。

  不同点:

  牡丹皮偏于清热凉血,多用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发斑发疹,口干舌绛,以及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等血分实热证。

  且牡丹皮又能活血散瘀,又可用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等多种瘀血证,以及肠痈腹痛等证。

  地骨皮偏于清虚热、退骨蒸,多用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等症。

  且地骨皮又能清泄肺热,也常用于肺热咳喘。

  胡黄连 黄连

  共同点:

  胡黄连与黄连二者皆味苦性寒,均能清热燥湿,都可用治湿热泻痢,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症,在没有黄连的时候可用胡黄连代替。

  不同点:

  胡黄连苦寒沉降,其清湿热之力较弱而偏于下焦,多用于湿热泻痢,痔疮肿痛。

  且胡黄连又能退虚热,除疳热,又常用于: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心烦。

  2.小儿疳积发热,腹大消瘦,毛发焦枯等症。

  黄连清热燥湿之力强而尤其善于清中焦湿热,凡湿热所致的泻痢、黄疸、淋浊、带下、湿疹、湿疮等症,均可使用。

  且黄连善于清心、胃实火而除烦、止呕、解热毒。又常用于:

  1.温热病热盛火炽,高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

  2.心火亢盛,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3.胃火炽盛的呕吐或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胁肋胀痛、呕吐吞酸;

  4.耳痛流脓,目赤肿痛,以及痈肿疮毒,疔疮走黄等证。

                  热点聚焦
                药师关注

 2015执业中药师变化大?文都为你支招

 2015执业西药师备考锦囊

 

2015药师特训班降500/协议班降200元

2015执业药师模块班300元起 


                  近期直播
                复习备考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5执业药师考试,不将就 

谈谈第七版《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