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药师的考试已于近日结束,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也将进入复习阶段,相信各位考生朋友们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了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汇总了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相关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一、含义
凡能清解热毒或火毒的药物叫清热解毒药。
二、功效
本类药物于清热泻火之中更长于解毒的作用。
三、适应范围
主要适用于痈肿疔疮、丹毒、瘟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虫蛇咬伤、癌肿、水火烫伤以及其他急性热病等。
四、配伍方法
在临床用药时,应根据各种证候的不同表现及兼证,结合具体药物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并应根据病情的需要给以相应的配伍。如:
热毒在血分者,应配伍清热凉血药;火热炽盛者,应配伍清热泻火药;挟有湿邪者,应配伍利湿、燥湿、化湿药;疮痈、咽喉肿痛,应与外用药配合应用。此外,热毒血痢,里急后重者,可与活血行气药配伍;疮疡属虚者,又应与补气养血托疮药同用。
五、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性寒凉,中病即止,不可连服,以免伤及脾胃。
金银花 连翘
共同点:
金银花、连翘皆性寒凉,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透表解热),为清热解毒的通用药,为治疗阳性疮疡的要药。都常用于:
1.热毒壅盛所致的痈肿疔疮、红肿热痛,常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
2.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等症,常配伍薄荷、荆芥、牛蒡子等药。
同时,二者对于热入气分,高热烦渴,以及热入营血,舌绛神昏、心烦少寐等症,也可配伍使用。
故金银花、连翘对于温病邪在卫气营血分各个阶段,均可使用。
二者在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金银花甘寒,疏散之力较强。并能凉血止痢,又常用于热毒血痢,下痢脓血,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
连翘苦微寒,消痈散结之力较强,素有“疮家圣药”之称。又常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
且连翘兼能清心利尿,又可用于热淋涩痛。
此外,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善治温热病热入心包,高热神昏谵语。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共同点:
蒲公英、紫花地丁与野菊花均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皆可用治痈疽疔疖,丹毒,乳痈肠痈,以及毒蛇咬伤等证。
其中,蒲公英、紫花地丁也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
不同点:
蒲公英兼能通经下乳,尤其善于治疗乳痈肿痛,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并能利湿通淋,又常用于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等证。
注意:蒲公英用量过大,可致腹泻。
紫花地丁功专解毒,尤以治疔毒(疔疮)为其特长。
野菊花兼能泻火利咽、消肿止痛,也治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等证。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共同点:
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三者同出一物,均性寒,都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皆可用治:
1.热入营血,血热毒盛,身热发斑,吐血衄血;
2.痄腮喉痹,痈肿疮毒,丹毒等证。
其中大青叶、板蓝根二者苦寒,又善于清解心胃经热毒而利咽。大青叶、板蓝根又常用治:
1.心胃经热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2.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口渴、咽痛等症。
不同点:
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故血热毒盛之斑疹吐衄,大青叶多用。
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散结,故大头瘟毒、头面红肿、咽喉不利等证,板蓝根多用。
青黛长于清肝泻火,息风定惊。又常用于:
1.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常配伍海蛤壳。
2.暑热惊痫,惊风抽搐等证。
鱼腥草 金荞麦 红藤 败酱草
共同点:
鱼腥草、金荞麦、红藤与败酱草四者均能清热解毒消痈,内痈、外痈(痈肿疔疖)均治,而长于治内痈。其中:
鱼腥草与金荞麦主治肺痈胸痛,咳吐脓痰腥臭(肺痈吐脓)。也治肺热咳嗽。
红藤与败酱草主治肠痈腹痛,为治肠痈要药。
不同点:
鱼腥草又能排脓,为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
并能利尿通淋、清热止痢。又可用治:
1.湿热淋证、小便短赤涩痛(热淋涩痛)。
2.湿热泻痢。
注意:本品含挥发油,入汤剂不宜久煎。
金荞麦也可用治瘰疬、咽喉肿痛等证。
红藤又能活血止痛,又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等证。
败酱草消痈排脓之力较强,也可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肝痈。
同时,败酱草又能祛瘀止痛,又治产后瘀阻腹痛等证。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共同点:
射干、山豆根与马勃三者皆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清利咽喉(利咽),主治咽喉肿痛,为喉科常用药。
不同点:
射干苦寒泄降,又能祛痰,兼能散血消肿,尤宜于热结血瘀、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
也常用于痰盛咳喘,适当配伍,热痰、寒痰咳喘均可使用。
山豆根大苦大寒,泻火解毒消肿之力较强,尤其适用于肺胃火毒炽盛所致的咽喉肿痛,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
也可用治牙龈肿痛,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等证。
马勃辛平,清热之力较弱而兼能宣散肺经风热,适用于风热袭肺或肺有郁热的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同时,马勃又能止血,内服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外敷能止外伤出血。
本品入汤剂宜包煎。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
共同点:
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四者均能清热解毒,而长于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或湿热泻痢,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症。
不同点:
白头翁苦寒泄降,尤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为治热痢之要药。
此外,本品也可用于疟疾、阴痒等证。
马齿苋又能凉血止血,又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崩漏便血,以及热淋血淋,热毒疮疡等证。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也治冷积久痢。
同时,鸦胆子又能截疟,外用腐蚀赘疣。也可用治:
1.各型疟疾;
2.外用治鸡眼、赘疣。
注意:①鸦胆子内服,10-15粒(治疟疾)或10-30粒(治痢),不宜入煎剂,以干龙眼肉或胶囊包囊吞服,亦可压去油制丸剂、片剂服。外用适量。②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不宜多用久服。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地锦草又能凉血止血,也可用治多种出血。
蚤休 拳参
共同点:
蚤休与拳参二者皆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凉肝息风定惊,均可用治:
1.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瘰疬痰核。
2.肝热生风,小儿惊痫抽搐等证。
在某些地区二者常互为替用。
不同点: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力较强,为治痈肿疮毒、毒蛇咬伤之要药。
并能化瘀止血,也可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证。
拳参又能凉血止痢,利湿。也可用治:
1.赤痢脓血,湿热泻痢;
2.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共同点:
半边莲与白花蛇舌草二者皆能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均可用治:
1.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小便不利等证。
不同点:
半边莲利湿之力较强,又能利水消肿,用治水肿臌胀,黄疸尿赤等证。
白花蛇舌草其清热解毒之功也可用治咽喉肿痛,肠痈腹痛等证。
山慈菇 漏芦
共同点:
山慈菇与漏芦二者皆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均可用治痈肿疮毒,瘰疬恶疮等证。
不同点: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入药,其散结之力较强,近年来本品广泛地用于癥瘕痞块,多种肿瘤。
注意: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亦作山慈菇使用,而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的鳞茎在云南地区作山慈菇用,此二种药材均称光慈菇。光慈菇因含有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是抗癌有效物质,故近年广泛用治多种癌症。但毒性较强,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有待改进。
漏芦长于通经下乳,常用治乳络壅滞,乳汁不下,乳房胀痛以及乳痈肿痛等证。
牛黄 熊胆
共同点:
牛黄与熊胆二者均来源于动物的胆汁,皆味苦性寒凉,同归肝心经,都具有清热解毒,凉肝息风止痉之功。都可用治:
1.热毒所致之痈肿疔疮,咽喉肿痛。
2.温热病及小儿惊风,高热、惊厥、手足抽搐等证。
注意:二者皆为贵重药材,均不宜入煎剂,宜入丸散剂。
不同点:
牛黄为黄牛或水牛的胆结石,或牛胆汁、猪胆汁经人工提取而成。其清热解毒又用于口舌生疮,小儿胎毒等证。
且牛黄又善于(清热)化痰开窍,又常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蒙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等症,常配伍麝香、栀子、黄连等。
本品入丸散每次0.2~0.5g。
熊胆为棕熊或黑熊的干燥胆汁入药。其清热解毒又用于痔疮肿痛。
熊胆又能清肝明目,外用或内服用治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等证。
本品入丸散每次1~2.5g。
白蔹 四季青
共同点:
白蔹与四季青二者皆能清热解毒,敛疮,用治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等证。
不同点:
白蔹长于消痈散结,生肌止痛,对于疮疡未成脓者可消,已成脓者可以促使溃脓,久溃不敛者可以促进敛口。
注意:白蔹反乌头,不宜同用。
四季青长于凉血收湿,尤长于治疗水火烫伤,也治湿疹湿疮,下之溃疡。
本品外用能收敛止血,用治外伤出血。
此外,取其清热解毒之功,也可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涩痛,以及湿热泻痢等证。
热点聚焦 | 药师关注 |
| |
近期直播 | 复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