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一

更多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辅导:重点8-2

  2014年执业药师的考试已于近日结束,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也将进入复习阶段,相信各位考生朋友们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了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汇总了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一相关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一、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多性味辛凉,发汗解表作用比较和缓,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

  二、适应范围

  1.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

  2.某些药物还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以及风热咳嗽等证。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共同点

  薄荷、牛蒡子、蝉蜕 三药皆性寒凉,均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均可用于:

  1.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常配伍银花、连翘、荆芥等药

  2.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3.风疹瘙痒;

  4.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证。

  不同点:

  薄荷辛凉芳香,清轻凉散,发汗之力较强,故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者薄荷首选。

  且薄荷又能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又可用于:

  1.风热上攻,头痛、目赤肿痛;

  2.肝郁气滞,胸闷、胁肋胀痛、月经不调、脉弦等证。

  本品入汤剂宜后下。

  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滑利,兼能宣肺祛痰,故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畅者,牛蒡子尤为适宜。也可用治肺热咳嗽、咯痰不畅者。

  同时,牛蒡子外散风热,内解热毒,又具有解毒散肿之功,又常用于痈肿疮毒、喉痹痄腮等热毒之证。

  因其性偏滑利,兼能通利大便,故上述病证兼大便秘结者尤为适宜。

  蝉蜕甘寒质轻。本品发汗之力不如薄荷,清热之力不如牛蒡子。既能疏散肺经风热而利咽疗哑、透疹止痒,又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故又常用于:

  1.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2.惊痫夜啼、破伤风等症。

  桑叶 菊花

  共同点:

  桑叶与菊花皆味甘苦、性寒凉,归肺、肝经,都能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同可用治:

  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等症,常配伍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等药;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3.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 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常配伍补肝肾药。

  不同点

  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善于清肺润燥,并能凉血止血。又可用于:

  1.燥热伤肺,咳嗽痰稠、鼻咽干燥,常配伍杏仁、沙参、生石膏、贝母等;

  2.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证(血热吐衄)。

  桑叶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炙桑叶。

  菊花平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也可用于疔疮肿毒。

  此外,菊花有黄菊花、白菊花之分,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亳菊花、滁菊花、甘菊花、杭甘菊)。

  柴胡 升麻 葛根

  共同点:

  柴胡、升麻、葛根三者皆为辛凉之品,都能发表、升阳,均可用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以及清阳不升等证。

  其中:柴胡、升麻两者均能升阳举陷,同可用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常配伍黄芪、人参等。

  升麻、葛根两者又均能透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不同点:

  柴胡苦辛微寒,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又常用于:

  1.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常配伍黄芩等,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

  2.感冒发热。现有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3.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常配伍当归、白芍等。

  葛根又常用于:

  1.热病烦渴,阴虚消渴;

  2.湿热泻痢(常配伍黄连、黄芩等),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升阳止泻)。

  同时,葛根解肌退热,对于外感表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项背强痛,无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使用。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此外,葛花功善解酒毒、醒脾和胃,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酸水、胸膈饱胀等症。

  麻黄 浮萍

  共同点

  麻黄、浮萍皆能宣肺气、开毛窍、通水道而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均可用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无汗,以及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不同点

  麻黄辛温,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风寒表实证。

  且能宣肺平喘,也常用治肺气壅遏的咳嗽气喘证。

  浮萍辛寒,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无汗的风热表证。

  且能透疹止痒,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以及风疹瘙痒等证。

  淡豆豉 大豆黄卷

  共同点:

  淡豆豉、大豆黄卷均源于黑大豆,但因加工方法不同而作用有异。

  不同点

  淡豆豉辛散轻浮,能疏散表邪,且解表之力较缓,无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皆可配伍应用。

  同时,淡豆豉又能宣散邪热而除烦,又可用治外感热病,邪热内郁胸中,胸中烦闷、不眠等证。

  本品以桑叶、青蒿发酵者药性偏寒,多用治风热感冒、热病胸中烦闷之证;以麻黄、紫苏发酵者药性偏温,多用治风寒感冒。

  大豆黄卷功能解表祛暑,清热利湿。适用于暑湿、湿温初起,湿热内蕴所致的发热汗少,恶寒身重,胸闷苔腻等证。

  解表除湿用清水豆卷,清热利湿用制大豆黄卷。

                  热点聚焦
                药师关注

 2015执业中药师变化大?文都为你支招

 2015执业西药师备考锦囊

 

2015药师特训班降500/协议班降200元

2015执业药师模块班300元起 


                  近期直播
                复习备考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5执业药师考试,不将就 

谈谈第七版《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