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一

更多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辅导:重点4-5

  为了帮助即将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文都网校整理了执业药师考试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辅导:重点4-5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第五节 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中药“毒”的含义

  1.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

  《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对此,丹波元坚《药治通义》指出:“毒药二字,古多连称,见《素问》及《周官》。即总括药饵之词。”

  古代毒药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

  《周礼》载:“服药弗暝眩,厥疾弗廖。”《礼记》谓:“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服用药物是具有相当危险性的事,故人们只能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

  2.东汉以后的毒药主要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东汉时代,《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并谓:“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内经》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 小毒等论述。

  从毒药连称到有毒无毒的区分,反映了人们对毒性认识的进步。东汉以后的本草著作对有毒药都标出其毒性。

  3.药物的偏性

  张景岳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

  前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所谓无毒,亦可伤人”、“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亦毒”。

  二、产生中药毒性反应的因素

  中药毒性反应的产生不但与药物本身毒性的大小和剂量有关。同时,还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品种、误服伪品等都有密切关系。

  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

  三、怎样对待有毒及无毒的药物?

  1.对于有毒的药物,应注意其毒性的大小。因毒药的安全度小。要掌握其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并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尽量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

  2.毒药虽易引起中毒反应,但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

  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肯定疗效。

  3.除药物本身毒性的大小和剂量以外,中药毒性反应的产生还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品种、误服伪品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

  四、怎样对待古代文献中有关毒性的记载?

  1.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

  2.我们应当借鉴古代用药经验,亦应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更应重视临床报道,以便更好地认识中药的毒性。

  3.对于药物中毒的诊断和解救,古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其中包含了不少宝贵经验。在当今条件下,应结合现代认识及诊断方法、解救措施,以取得更好的解救效果。

                  热点聚焦
                药师关注

 2015执业中药师变化大?文都为你支招

 2015执业西药师备考锦囊

 

2015药师特训班降500/协议班降200元

2015执业药师模块班300元起 


                  近期直播
                复习备考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5执业药师考试,不将就 

谈谈第七版《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