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那些看似与考研不沾边的书籍电影音乐动漫之类的东西,说不定也会对我们的考研之路有一定的启示。
【寻味中国】“那女的还真是脸皮厚呢!”张师傅回到厨房后,我对他说。我们在厨房里汗如雨下,她只是付了几块钱吃个午饭而已,说到底,不就是我的一根头发吗?
【考研启示】相信几乎所有的考生都不会同意上文中作者的观点,即便你在背后付出的再多再辛苦,一根头发也可能将这一切都化为乌有。在复习过程中,每个人几乎都有过类似“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历,没人能否认你这一路上的艰辛付出,可是,如果你只重视宏观上的量,却忽略了细节上的质,那这一根“头发”,却很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觉得单词少背几个没什么、阅读少练几篇没什么,甚至有些不懂的地方放过了也没什么,这些微小的“没什么”,总会在最终的考场上展现出它的价值,希望你不要到那时候才懂。
【寻味中国】2000年我来到中国,那时刚从新闻学院毕业,初出茅庐开始写作。我在北京学了一年普通话,又来到上海,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为美国报纸杂志写稿。中国经济涨势见好,美国意识到这个新兴大国可能要取代自己的地位,因此需要更多有关中国的报道。上海是我事业发展的好起点。
【考研启示】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作者的这段经历可以说是对这句话很好的诠释。而我们都知道,考研的内容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政治中的时事部分自不必说,需要我们关注社会的热点新闻。而英语也一样,尤其作文,几乎每年都是与当下的热点信息相结合,所以平时多“闻窗外事”,也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复习,更别说到复试的时候,就更需要你展示书本以外的功夫了。
考研并不意味着你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只看跟考研相关的东西,适时地放松和休息有利于更好地上路,我们希望你能身心健康地获得最终的胜利。
【附】
《寻味中国》
作者:林留清怡
简介:冒险之旅从北京的一所“既没有暖气,也没有量杯”的烹饪学校开始,到山西面摊和饺子馆做学徒工,再到上海外滩顶级餐厅的大厨。从普通的面条、饺子,到狗肉、牛鞭,又或顶级餐厅的饕餮盛宴。在厨房里,在餐桌上,她遍尝独特的中国美食,也碰到形形色色的中国老百姓,并耳闻目睹了这些人物普通或又不平凡的经历、故事;从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推荐阅读】
热点聚焦 | 考研关注 |
· 考试资讯 | |
近期直播 | 复习备考 |
·【4.10】考研政治10年真题面对面 ·【3.31】考研英语二基础夯实讲座录播 |
2016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阅读全解析的试听课-多试听列表